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寶寶出生后,除了看得到的一暝大一寸之外,看不到的小腦袋瓜里也是不斷長智慧的喔!
張著眼睛四處看的寶寶,其實很早就已經(jīng)認得每天照顧呵護他的人,但你可別以為寶寶只用“看”的方式探索這世界,其實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感官經(jīng)驗更是重要,“媽媽的味道”讓寶寶作夢也會笑。被逗得咯咯笑的寶寶、跟著音樂左搖右晃的寶寶、爬向玩具的快樂寶寶、舉手投足都要模仿的學(xué)人精寶寶、還有動手又動口的好奇寶寶,總是讓大人們樂不可支,即使是個愛哭鬼口水王,仍是惹人憐愛。
親愛的爸媽,忘了那些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之類的話,放輕松、盡情地與寶寶玩耍,一兩歲的寶寶喜歡你的身體、喜歡桌上地板每樣?xùn)|西、喜歡開柜子翻抽屜、喜歡玩電話開電燈按遙控器,對他而言,滿屋子全都是新奇玩具。別忘了多拍些照,因為回首親子游戲的美好時光,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新世界的探險家不僅已經(jīng)遠離起跑點、變成直立人,全速前進的心智發(fā)展更是驚人呢!
一歲前
?視線能追隨移動的物體(例如媽媽走動泡牛奶時,孩子眼睛會跟著來回看)。
?聽到熟悉的音樂童謠會特別注意或高興。
?會模仿大人臉部動作(例如:張大嘴巴或伸出舌頭)。
?會學(xué)別人的動作或姿態(tài)(如:舉起雙手摸頭)。
?對簡短的口令會做出反應(yīng)(如:拍拍手、揮揮手 Bye-Bye)。
?探索新環(huán)境時會回頭注意大人表情的變化。
?會認得人,且有親疏之別,遇陌生人會哭或盯著看。
?透過感覺及運動的方式來學(xué)習(xí)(例如:四處爬、拿到東西總喜歡先放進嘴巴,把小東西放進罐子內(nèi),再搖出來)。
一至二歲
?學(xué)大人的話或動作(如:也要拿掃把掃地)。
?能說或指出圖畫書中的一些東西(如:球、鴨鴨)。
?聽到指令后可正確行動(例如把尿布拿去垃圾桶丟掉)。
?能夠把兩個相似的東西配對放在一起(如:把自己的小鞋放在大人的鞋子旁邊,把絨毛玩具都抱到椅子上)。
?了解日?;顒又泻唵蔚闹甘?如:手手不要放嘴巴)。
?知道你和我的差別(例如孩子已經(jīng)會指鼻子后,媽媽改問你的鼻子或我的鼻子,孩子仍能夠聽口令正確指到媽媽或自己的鼻子)。
?注意力持續(xù)時間仍非常有限(例如:不斷翻找拿出東西來,但到手后每樣都玩不久、一直換)。
?可以從自行探索的過程中學(xué)到經(jīng)驗(如:被抽屜夾到手后學(xué)會關(guān)時要趕快放手)。
現(xiàn)在大部分四歲以上的孩子都已經(jīng)上幼兒園了,中班大班階段的小大人有趣極了,童言童語中已經(jīng)有點見解,偶爾也挺愛糾正別人的。一起來看看小腦袋瓜有什么發(fā)展成就:
該怎么形容兩歲娃兒呢? 最愛說不要,又皮又”番”、拗到不行,難怪會被稱為“trouble 2”小惡魔。其實,鬧脾氣的背后可是有原因的,因為孩子需求更多、也更聰明了,看似有主見,卻又缺乏具體思慮。最常見的就是孩子想睡又想玩時,父母再怎么努力哄,孩子還是難免狂鬧一陣,搞得親子雙方都精疲力竭。當孩子大小動作的能力更好時,也會喜歡試著自己動手做,于是你可能會看到一個孩子坐在地上,剛開始高高興興拿著鞋要自己穿,可是穿不好、開始挫折著急,父母伸手想幫點忙時,孩子生氣大叫不要,仍堅持要自己弄,最后一邊哭一邊踢腳丟鞋,嘴里含糊地說不要自己穿媽媽不要穿不要穿…,不僅媽媽問不出來也搞不清楚到底孩子還想不想穿、是要誰穿,其實鬧到后來通常孩子也不知道自己在鬧什么了。
親愛的爸媽,請記得勤練忍術(shù)與耐心功,二至四歲的孩子喜歡嘗試、凡事好奇,不時會出現(xiàn)為什么連環(huán)問。父母不耐煩時要盡量往好處想,小腦袋瓜正在用他獨特的方式”搜集”這個世界呢!
二至三歲
?能遵循簡單指令(如:手手臟臟去洗洗)。
?會自己挑出喜歡的圖畫書,并可說出許多圖片上的東西。
?有意義地使用含有配對關(guān)聯(lián)的東西(如:肚子餓時自己去拿空碗和湯匙,想出門玩會先找鞋子穿)。
?會玩大小依序套迭的玩具(如:套套杯或套環(huán)塔)。
?能認出鏡子中的自己、一邊說出自己的名字或昵稱。
?學(xué)大人的動作并簡短說出自己在做什么(如:一邊學(xué)人打噴嚏一邊說爺爺哈啾)。
?注意力持續(xù)時間仍有限(例如可坐下來迭迭積木或聽一下故事,但每件事都做不久)。
?透過自行探索或大人引導(dǎo)來學(xué)習(xí)(例如學(xué)穿鞋子)。
?開始對熟悉物品的功能有些概念(如:把鑰匙拿給大人說開門)。
?對一部分與全部的差別有些概念(如:聽懂或自己會說通通都給我)。
三至四歲
?問他時可指對六種顏色(例如問他紅色在哪里?他會正確指出來)。
?想尋求解答時會主動問這什么?為什么?或怎么用/玩?
?會說自己的年齡。
?會說自己的完整姓名。
?刻意將同型的玩具(如:小汽車或積木)依大小排成一列。
?對于物品功能、分類及量的概念理解逐漸增加(例如可指出哪個大? 哪個多?)。
?涂鴉并一邊說出自己在畫什么,雖然不見得畫得像。
?稍微知道過去或現(xiàn)在在時間上的差別(例如會說我剛剛出去玩)。
?注意力持續(xù)時間不長、容易分心(如:故事還沒說完就跑掉了)。
?透過觀察模仿大人或由大人指導(dǎo)的方式學(xué)習(xí)(如:學(xué)習(xí)自己用香皂洗手后沖干凈)。
四至五歲
?可自己指并說對四~六種顏色。
?字創(chuàng)新詞(例如放小熊拼圖的盒子變成熊盒)。
?會玩音韻、說些押韻的字詞(如:烏龜-鋼盔-小狗-不追、跑跑-跳跳-一起-尿尿)。
?能將物品圖片依相似性分開配對(例如將印有貓咪、火車、小狗、飛機、船等五張卡片分成兩邊:貓咪-小狗 vs 火車-飛機-船)。
?一邊畫圖一邊說自己在畫什么,說的和畫的已經(jīng)看起來比較像一點。
?畫人:可看出二至六個尚可辨識的部位(如:頭、身體、手或腳)。
?學(xué)大人點數(shù)東西,至少五個。
?知道自己居住的城鎮(zhèn)和街道名(例如會說我住臺北、泰順街)。
?注意力持續(xù)時間增長,但仍容易分心(例如幼兒園上課中聽到狗吠,會立刻站起來尋找窗外的小狗)。
?對于功能、時間及部分/全部等概念的理解持續(xù)增加(例如會說昨天媽媽買 7-11,又給我多一張不一樣的 SNOOPY 卡套)。
?時間概念已經(jīng)擴展到有上個禮拜、昨天、今天、明天等差別,但用詞不見得能完全正確。
?透過自行探索、觀察或聽大人解說等方式學(xué)習(xí)(例如利用販賣機,投幣-按鍵-買飲料)。
五至六歲
?點數(shù)東西可達10個。
?可念一些數(shù)字1~9 及簡單國字(如:一、大、中、小)。
?會用某種特征分類物品(例如老師說住在水里的動物,孩子會把符合條件的動物卡片全都找出 來)。
?聽過的故事書內(nèi)容可以自己再說一次且說來大致合理(例如:三只小豬森林里有豬大哥、豬二哥…,最小的豬弟弟蓋一個很”硬”的房子,不怕大野狼了)。
?知道時鐘指針位置與日常作息的關(guān)聯(lián)(例如會說早上八點媽媽要上班、晚上短針到九就要去睡覺)。
?開始可以正確使用昨天、明天等用詞,時間概念擴展到可理解重要事件與未來時間點的關(guān)系(如:放寒假爸爸要先帶我去迪斯尼樂園,等過年再回阿公阿嬤家)。
?刻意且有目標性地操作教室用具(如:自己找出紙筆畫圖,再拿膠水把圖貼在公布欄)。
?注意力持續(xù)度明顯增加,做有興趣的事時可以忽略無關(guān)的分心干擾(例如畫圖時可以不理會妹妹在 一旁玩所發(fā)出的聲音)。
?除了事物功能的概念增加外,也能理解事情發(fā)生的原因(如:水壺在滴水,因為弟弟沒放好、掉地上破了)。
?可以透過大人口語指導(dǎo)的方式來學(xué)習(xí)(例如可聽懂數(shù)數(shù)看,把數(shù)字和點點圖配對,畫線連在一起)。
?對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或情境的真實性仍可能混淆(例如:天真地相信只要系上神奇披風(fēng)就可以像超人一樣在天上飛;看到電視廣告中的汽車變成巨蜥攀上峽谷,以為真有這樣一臺超厲害的動物變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