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觸覺刺激對于兒童神經系統(tǒng)整體感覺的統(tǒng)合以及感覺認知、感覺運動起作用。觸覺刺激可選用干毛巾、絲綢、軟毛刷、或治療師的手等等,輕擦兒童的背部、腹部、腕部、顏面部、手腳等部位的皮膚。在施加觸覺刺激時,治療師要尊重兒童的反應。刺激皮膚的位置可從手、背、臉、腳等部位依次進行。
具體而言,手背和手臂對刺激的防御最少,這些部位接觸周圍環(huán)境次數(shù)最多,可以維持正常的觸覺功能的平衡;而胸腹部、臉部和腳底等部位則不宜接受刺激、。當然,刺激部位的選擇主要依賴于兒童的具體反應。
對于這些敏感的部位,可根據(jù)Rood的方法,使用繞上駱駝毛的電動旋轉軸輔助進行摩擦,產生的刺激輕快而舒適。根據(jù)臨床觀察,摩擦口腔周圍的皮膚對孩子語言的發(fā)育起重要作用。另外還可以讓孩子進行皮膚刺激的游戲,如在水中、沙土、草坪等上邊光腳玩耍。
一般來說,觸覺刺激對神經系統(tǒng)產生影響的時間約在刺激30秒以后,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但要根據(jù)孩子的耐受程度加以確定。并且觸覺刺激具有長期效應,因此可在采取一般性教育措施之前,首先對兒童進行觸覺刺激訓練。一般而言,兒童會對觸覺刺激的類型、時間長短及頻率做出不同的反應。
治療師根據(jù)兒童不同類型的靈敏程度采取靈活的策略。兒童的偏好反應是選取觸覺刺激類型的指標。當刺激物較為適宜和恰當時,則具有正向作用,否則,可能會對兒童感覺統(tǒng)合產生破壞作用。如果兒童喜歡或尋求某種觸覺刺激且未曾引起過度興奮時,表明這種刺激具有改善感統(tǒng)的作用。但是,如果刺激引起過度活躍時,則可能導致分心和睡眠不安。
這種過度刺激引起的不良反應并不意味著兒童不需要觸覺刺激,而是無法將這些刺激有效的組合和應用。在這種情況下,一般可以緩慢的前庭刺激來抑制和平衡腦干部網狀結構的激活。觸覺刺激、應該在孩子出生就開始,母親對孩子要多愛撫,不能圖清凈省事,交給老人就不管了。
孩子在兩歲之內愛吃手、吃毛巾、咬東西等都是正常的,不要限制,注意衛(wèi)生即可。多讓孩子在地板上爬行,讓孩子玩土沙,泥巴、石子等,用毛刷羽毛刷身體,用熱水袋冰袋等慢慢接觸孩子等等,要多讓孩子接觸觸覺刺激,直到12歲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