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建議,自閉癥兒童每周接受干預的時間至少應該達到25小時,平均到每天至少3個半小時。
因此,對于一個有自閉癥障礙的孩子來說,除了在專業(yè)機構接受訓練,家庭的干預必不可少。
可是,家庭干預要從哪兒入手呢?這令不少家長頭疼不已。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想告訴大家,家庭干預沒有那么難,記住這三個詞就夠了!
時時觀察、頻頻互動、常常鼓勵
它們具體指的是什么?我們一一解釋。
時刻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
注意孩子感興趣和不耐煩的事情
“陪伴”孩子,而不僅僅是“陪著”
跟自閉癥孩子互動,最好的方式是跟隨孩子。家長要先進入孩子的世界,才能把TA領出來。所以,觀察格外重要,它能讓我們更高效地找到進入孩子世界的大門。
模仿孩子正在做的事情
對孩子的行為做出評價
對孩子進行提問
多種方式給孩子做示范
用不同的物品模擬孩子感興趣的情節(jié)
頻頻互動是為了讓孩子對他人做出更好的回應,以及讓孩子在保持現(xiàn)有技能的基礎上學習新的技能,同時可以訓練孩子的獨立能力。頻頻互動是打開孩子世界大門的鑰匙,只要家長進去了,就能把他們帶出來。
3、常常鼓勵
對具體的行為贊揚
評價孩子行為產(chǎn)生的積極后果
幫助孩子享受成就感
常常鼓勵可以給孩子的積極行為做一個強化,加深TA對此的印象,讓孩子在將來的生活中更愿意去重復類似的操作,鼓勵可以促進孩子不斷地融入社會環(huán)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如何做到時時觀察、頻頻互動、時時鼓勵?我們分不同情景具體來看——家,是孩子最熟悉,待得最久的地方,在家里,除了特定的干預時間,吃飯睡覺皆可互動。“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一段很自然地跟孩子互動的時光。午餐媽媽做了孩子喜歡的西蘭花,孩子自己用勺子舀舀不到,孩子可能拽著媽媽指西蘭花或者哭鬧。(觀察)這時,媽媽可以幫孩子把西蘭花夾進碗里,同時語言示范TA:“媽媽,請幫我夾西蘭花?!保ㄕZ言示范)在孩子享受到喜歡的西蘭花時,記得補充告訴TA,“寶寶想吃西蘭花,但是自己舀不到,可以向媽媽求助,說:‘媽媽,請幫我夾西蘭花。’”(評價)最后,不要忘記在寶寶向媽媽求助后給TA一點鼓勵加深印象。睡覺前一段時間是最佳互動時光,這時,孩子在房間充分放松,為了陪伴更高效,家長最好不要把手機帶進房間。如何在臥室進行干預呢?睡覺前孩子可能會在床上蹦一會,等到累了自己突然躺下來。(觀察)同時,輕輕地說:“寶寶睡在了枕頭上,枕頭好舒服”(評價)。孩子對家長做出的回應,可能是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赡?,孩子啥反應都沒有。但是,互動還要繼續(xù)。媽媽可以輕輕地撫摸孩子,接著問:“寶寶是不是累了,要睡覺了?我們蓋上被子好不好?”(提問)如果孩子有回應,那是最好。如果不回應,家長可以用陳述的語氣幫助孩子回答:“媽媽,我累了,想要睡覺?!保ㄕZ言示范)此外,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玩具熊也要睡覺了,讓它躺下來,給它蓋上被子吧!”(模擬情景)最后別忘了,對孩子的行為做出肯定:“寶寶累了,知道告訴媽媽要睡覺,真棒!”(鼓勵)“寓教于樂”是最好最自然的方式,游樂場孩子喜歡的項目多,互動起來更容易。到了游樂場,孩子不理會爸爸媽媽,自己跑向喜歡的滑梯。(觀察)爸爸可以假裝找不到寶寶,邊走邊喊:“寶寶,寶寶,你去哪兒啦?”(互動)如果孩子有回應,爸爸可以借此給TA鼓勵:“寶寶真棒,在外面聽到喊名字知道找爸爸。”(鼓勵)如果孩子沒有回應,可以假裝找到TA,同時驚喜地說:“哎呀,寶寶原來在這兒呢!聽到爸爸叫名字要回答‘我在這兒’,這樣爸爸才能找到你。”(示范)孩子看到小朋友玩蹺蹺板,跑了過去,站在旁邊看著不說話。(觀察)媽媽可以跟上去,站在旁邊跟TA一起看,然后輕輕的說:“蹺蹺板真好玩,寶寶想不想跟小朋友一起玩呀?”(提問)然后,拉著孩子手說:“來,你問問小朋友,我們可以一起玩么?”(示范)在孩子成功和小朋友玩上蹺蹺板后,記得再給TA一個肯定哦:“寶寶非常棒,自己去問小朋友‘我可以一起玩么’,大家一起玩蹺蹺板真開心呀!”(鼓勵)
超市里的東西琳瑯滿目,家長帶著孩子逛超市時可以一邊買一邊跟孩子互動。媽媽可以拿起來一個,放在鼻子上聞一聞,并說:“這是一個大大的橘子,聞起來好香?。 保ㄇ榫笆痉叮?/section>橘子買了就可以吃,孩子感興趣,家長可以順勢說到:“我們買幾個吧,來,寶寶幫媽媽挑選,放進袋子里?!保ɑ樱?/section>最后,別忘記:“寶寶今天幫媽媽挑了3個橘子,謝謝你!走,我們?nèi)ジ犊?,然后回家吃橘子,寶寶自己挑的橘子呢~”(鼓勵)爸爸媽媽帶孩子逛超市還可以跟孩子聊聊包裝的顏色、形狀、TA經(jīng)常吃的餅干,付款時可以告訴TA要排隊,同時也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付錢,還可以讓孩子幫忙找需要購買的東西……總之,留心孩子關注的點,順著TA關注的方向盡可能的描述、評價、提問、回答。最后,在孩子給出回應后記得多多鼓勵。
帶孩子出行,等公交時也不要閑著哦,小小的公交站可發(fā)掘的新鮮事也不少~家長可以安撫孩子:“寶寶不要急,那邊有一輛車開進來了,19路?不是我們要坐的車。后面又來了一輛,多少路呀?”(互動)
在坐上車后,可以告訴孩子:“寶寶跟媽媽一起等車,幫媽媽看車牌,謝謝寶寶!”(鼓勵)如果孩子在公交站左顧右盼,一會看看站牌一會看看人群。(觀察)“我們要坐哪兒輛車呀?”
“寶寶拿著公交卡,上車幫媽媽刷卡?!?/p>邊互動不要忘記邊對孩子的回應做出鼓勵,鼓勵的話可以多一些語氣詞,聲調(diào)也可以稍微夸張一點,讓孩子加深印象。對于一個年幼的孩子,最了解Ta的人,是父母;跟Ta相處時間最長的,也是父母。對于有自閉癥障礙的孩子,家長不要把做干預當成一種負擔,而是把它看作一個享受親子時光的過程。在陪孩子時,多一些專心,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用心,就足夠了。觀察、互動、鼓勵,這三個過程并不是完全獨立順序承接的,而是相互交錯穿插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爸爸媽媽把它們熟記于心,靈活應用,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