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很多家長在孩子被診斷患有閱讀障礙(dyslexia, 也稱讀寫障礙)后,第一反應就是:“我們可以做才可以治好孩子?”
其實,在面對讀寫障礙的時候,我們需要換一個角度來看待問題。
神經(jīng)腦影像等研究發(fā)現(xiàn),患有閱讀障礙的人在某些與閱讀有關的特定腦區(qū)的功能性激活或者一致的不同,導致他們在字詞結構視覺加工、以及將字詞讀音和字詞結構對應等方面出現(xiàn)困難。
如果想要去“治好”閱讀障礙,目前并沒有研究證實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到,這種在讀寫上的困難通常會一直伴隨。
所以,在孩子被診斷患有讀寫障礙以后,更多的努力應該放在:
可以給孩子提供什么樣的支持?
孩子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有意識練習,可以讓讀寫方面的困難對他們的學習和工作的影響降到最低?
如何去發(fā)揮孩子在其他能區(qū)的特長和潛力?
對于這樣的孩子,理解和心理情感支持是每個父母首先要努力做到的。
明白孩子在閱讀和書寫時所遇到的困難,是導致他們書寫慢、回避誦讀和書寫任務、學習沒有動力的原因,而不是一味指責孩子笨或者懶,這是第一步。
雖然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但是我們可以想象一下:
大家可以試一下寫出“你好”這兩個字的鏡像文字。
當你所閱讀的書頁上,文字就糾纏旋轉在一起,甚至字詞在跳動著,我們可以很好閱讀嗎?能很好整合每句辛苦讀出的每句話的意思嗎?
每個孩子的表現(xiàn)和嚴重程度可能非常不同,但是他們都需要父母和他們站在一起,共同面對這些閱讀和書寫的困難以及因為書寫困難所帶來的學習和生活挑戰(zhàn)。
打罵不能幫助解決問題,反而會加重孩子對學習的恐懼和厭煩,也更容易導致更多的焦慮和親子沖突。
每個孩子都希望有父母的支持和關愛,作為自己應對各種挑戰(zhàn)的盔甲和緩沖墊,比別人面臨的挑戰(zhàn)更多的孩子,更加需要。
在學習方面可以給予什么幫助
目前可以在學習方面我們的側重點不應該是孩子寫字快不快,好不好看,而是如何在閱讀和書寫這兩項“門把手”技能存在挑戰(zhàn)的前提下,讓孩子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同等的接收各種知識信息(用其它方法打開各種知識之門),并表達和使用自己所學知識的機會。
我通常會建議家長思考的問題有:
我們可以想象的是:
如果孩子在“門把手”的地方卡住了,孩子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這個地方,而別的孩子已經(jīng)早就進入門內(nèi)進行學習了,時間一長,孩子所掌握的課程內(nèi)容就會越來越落后,上課越來越聽不懂。
這個時候,孩子上課就更加顯得注意力難以集中,對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低,自信心也越來越受影響,于是慢慢成了很多父母口中“懶散、不知上進”的孩子。
我知道的一位孩子家長,他們盡最大能力找和學校授課內(nèi)容相匹配的音頻視頻資源,找不到的時候會把孩子的課本內(nèi)容錄制成語音。孩子爸爸還通過各種繪圖和實踐操作來幫助孩子學習。
我在美國的一位閱讀障礙同學,她很喜歡涉獵各種知識,只不過她是通過找各種“語音書”來聽的方式學習。
除了信息的接收,我們是否可以讓孩子用更容易一點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所學并利用自己所學?
當然,書寫是一個生命中不太可能完全避免的表達方式,尤其是在學校里的時候。
那么,我們是否可以把側重點從字體是否好看放到是否準確清晰?是否可以允許孩子使用特殊的作業(yè)本,有更大的田字格空間?
因為患有閱讀障礙的兒童往往在文字的視覺加工上存在困難,所以有的家長在家里會結合孩子其它感官加工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認識和學習寫字。比如直接蘸顏料用手指頭寫字,在米盤或者沙盤上寫字,用橡皮泥捏字。
對于沒有患閱讀障礙的兒童來說,這些方法算不上高效,但是對于患閱讀障礙的兒童來說,這種方法比讓他們反反復復抄寫50、100遍字都還記不住的方式,效率更高。
表達的方式,除了書寫,還有其它。比如有的學校允許孩子提交打印的作業(yè),有的學習允許孩子口述作文父母代筆,或者接受孩子自己錄音的口述作文……
在美國的學校里,如果孩子被診斷患有讀寫障礙,他們考試的時間是可以相應延長的,有些學校是允許孩子在計算機上“敲出”自己的作文的(當然,大學和研究生作業(yè)和論文往往都是在計算機上敲出來的)。
對于這些孩子來說,如果得到家長和學校的理解和支持,他們是同樣可以順利完成學業(yè)的。
將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和以后的人生規(guī)劃相匹配
找到孩子的興趣點以及擅長的領域,繪畫、編程、音樂、某個特定的運動……這些可以讓孩子放松、獲得自信,也同樣可以和未來的人生規(guī)劃相匹配。
畢竟,患有閱讀障礙的孩子如果以后的工作大部分時間都必須和閱讀書寫文字相關,那么他們會相對面臨更多的挑戰(zhàn)。
我認識的患有閱讀障礙的朋友,從事的工作和建筑設計有關,她很喜歡也很勝任自己的工作。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閱讀障礙給她帶來的挑戰(zhàn)已經(jīng)降到最低。
篇幅有限,這篇先到此收筆,后面有時間我們再繼續(xù)就不同的方面深入聊。我希望大家讀完這篇文章,能有幾個思考:
每天和孩子為作業(yè)掙扎到凌晨,讓孩子反復讀或者抄幾十上百遍的文字,但是孩子第二天就忘記的家庭學習模式,是否可以改變?
除了埋頭為作業(yè)本身痛苦,父母有沒有帶著孩子抬起頭,看看長期的目標和規(guī)劃?
親子關系如何?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如何?孩子的睡眠和生活除了壓力挑戰(zhàn)批評指責,有沒有身體和心理放松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