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普通班老師如何幫助智能殘疾學生?
目前有愈來愈多的智能殘疾學生,尤其是輕度智能殘疾學生,被安置于普通班或身心殘疾資源班,普通班教師可依據(jù)其特質(zhì),即智能發(fā)展遲緩以及學習與生活適應能力較差等特質(zhì),調(diào)整課程與教材內(nèi)容與難度。
一般而言,對智能殘疾者應注重學科的實用性、日常生活技能、社會技能以及工作技能的學習,而教學策略方面可應用行為分析、作業(yè)分析、楷模、示范、放聲思考教學與自我管理訓練等策略。同時也可運用同儕學習、小老師與合作式學習的教學法來促進智能殘疾者與班上同學之間的良性互動。
普通班老師如何幫助語言殘疾學生?
目前語言殘疾學生大多就讀于普通班,部份學生會接受語言殘疾資源班的服務,即部份時間前往資源班接受語言治療或語文科教學。其實,在一般語言情境中,與一般孩子學習語言,對語言殘疾的學生而言亦是相當重要的。因此,普通班教師除可提供一般孩子的語言學習機會外,還可注意下列策略。
1.利用同義字讓學生識字
2.詳細解釋片語、成語
3.用到多義字時要確定學生了解字的意思
4.特定含意的詞匯要明確說明
5.在開始閱讀時先把詞匯解釋清楚
6.避免用填充題的方式考試
7.要給予簡單而精確的提示
8.提示后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把提示再說一遍確定他懂
9.每次新的學習都要跟舊的學習產(chǎn)生連結(jié)
普通班老師如何幫助情緒殘疾學生?
1.情緒殘疾者的治療與教學原則
情緒殘疾者的治療與教學,吾人可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原則,大致上來說,各種不同心理學取向,都有其應用價值,例如:「行為取向」可幫助我們對情緒殘疾的孩子進行「行為功能分析」,以了解學生所表現(xiàn)的行為,會對自己或他人產(chǎn)生什么樣的作用或后果,而引起這些行為的情境或條件又是什么。
「心理分析取向」則可幫助我們了解孩子的潛意識沖突與動機為何?!感睦斫逃∠颉箍芍笇覀?nèi)粢獛椭榫w殘疾者進行有效的學習,老師應如何教學。「社會認知取向」讓我們注意到環(huán)境與行為的互動。「人本取向」使愛、信任與接納充分發(fā)揮它的影響力。至于「生物基因取向」也可讓我們透過飲食、藥物與生物回饋,改善或控制情緒殘疾孩子的情緒或行為問題。
2.普通班教師協(xié)助情緒殘疾學生處理行為的方法
普通班教師協(xié)助情緒殘疾學生處理行為的方法,大致上都會應用行為改變技術(shù)、應用行為分析或所謂的行為管理方式來進行,它的方法大約可分成四大類:
(l)預防不適宜的行為發(fā)生,透過建立班級規(guī)范、示范、練習、執(zhí)行、指示、監(jiān)控、處置等策略;
(2)增加適宜行為,利用自我管理訓練、社會性增強、示范、簽約、各種增強等方法
(3)減少不適宜行為,利用行為改變技術(shù)中的區(qū)分性增強、撤除增強、口頭申誡、口頭指示隔離、過度矯正、身體限制、改變環(huán)境與刺激、自我管理訓練等措施;
(4) 建立新適應行為,則可用示范與直接教導的方式來進行。
—教室管理:
調(diào)整教室管理,建立一般教室規(guī)范(要有禮貌、要幫助一般同學、要把自己的空間管理好,要保管自己、學校的財物,先舉手才發(fā)言,離開座位時要經(jīng)過老師允許)
—物理環(huán)境:
座位安排減少干擾,安排學生座位以利教師偵測所有學生,把有情緒殘疾的孩子放在較接近老師的地方,提供安靜學習區(qū)
—行為管理的策略:
預防式管教:告知學生你對他們的期望,建議積極正向的學習氣氛,提供有意義的學習經(jīng)驗,避免威脅學生,公平,建立學生自信心,稱贊學生好的特質(zhì),提供楷模,提供結(jié)構(gòu)化課程與教室環(huán)境
一般行為管理策略:利用區(qū)分性增強
—社交技巧教學:確認學生的社會能力,教導社交技巧,透過楷模、直接教學、提示、練習
—藥物治療
—科技輔具
普通班老師如何幫助注意力缺陷過動癥學生?
目前在特殊教育法中,注意力缺陷過動癥學生,大部份被歸類到嚴重情緒殘疾類,部份則被放在學習殘疾類,普通班教師會教到注意力缺陷過動癥學生的機率不低,而有些教師或同學,甚至學生家長相當排斥注意力缺陷過動癥同學。下列措施,可供普通班教師參考。
1.一般原則
—當你要叫孩子做什么事的時候,你要確認他有沒有注意在聽、注意看?
把燈關(guān)掉起引他注意
重復給學生指導語
把復雜的指導語分成許多小步驟
跟孩子說話時眼光要接觸
—學生座位的安排遠離有于擾性的刺激(最好是第一排中間,也就是遠離窗戶跟門或看不到其他同學的地方)
—要了解但是不要一直注意到學生身體移動的需求(例如:離開座位、咬鉛筆、閑蕩)
—你可以走到學生的旁邊,把手放在他的手臂上提醒他注意
—盡量使用具體和視覺性的教材幫助學生注意手邊上的作業(yè)
—要給予明確的線索,幫助孩子辨別重要的訊息(例如:跟他說「這個很重要喔」)
—如果作業(yè)很多,要完成的時間很長,要求學生分段來報告
—家庭作業(yè)條列明確
—準備額外的鉛筆、課本、紙張以備不時之需
—一堂課時間太長可以切成幾個時間較短的時間進行
—為了幫助學生保持注意,鼓勵學生使用自我交談的方式
2.環(huán)境管理
—教室管理
團體管理方面: 以正向的語詞要說明班規(guī),班規(guī)要簡單讓學生容易理解,班規(guī)不要超過五、六條,班規(guī)要張貼在教室內(nèi)容易看到的地方,每條班規(guī)要經(jīng)過練習跟討論,讓注意力缺陷過動癥的孩子透過角色扮演了解班規(guī),遵守者給予增強,避免誤解,跟學生討論每日的作息,活動量大與活動量小的學習活動要交替出現(xiàn)。
安排的工作要在時間內(nèi)可以完成,完成一件工作后再開始新的一件,當學生注意力持久時要稱贊他,學生尚未完成一件工作時不要指派新的,讓學生清楚你對他的期待,不要任意改變你對他的期待,經(jīng)常提供回饋,如果需要變更時刻表時要跟孩子討論。
物理環(huán)境方面:教室不能太小,讓他有足夠的空間活動,有個人的空問,桌子的安排也很重要,不要故意排在靠近老師以方便隨時懲罰,不要放在刺激太多的地方。
行為管理方面: 確定目標行為或活動,確認增強方式,明確訂定需要專心注意的時間長度,使用明確而簡單的語言,學生、老師、家長簽同意書,明確紀錄學生行為,提供增強,如果必要的話重新簽約。
3.教學調(diào)整
—調(diào)整老師教學行為
要用有感應的教學策略,例如:說話移動身體、經(jīng)常問問題,使用多元的、短時間的練習,容許學生與其他同學合作,高度興趣與較沒興趣的作業(yè)交替出現(xiàn),使用錄音帶、投影機、其他視覺輔助教材,運用游戲來練習,容許學生做有限度的選擇,可以與學生的興趣結(jié)合。
—調(diào)整課程
以經(jīng)驗為本位的學習,以問題為本位的學習。
4.教導自我調(diào)整策略
—修正沖動反應,增加選擇性注意力,利用口語中介方式促進學科與社交技巧的學習,教導自我指導,提供策略發(fā)展有利學生的社會行為,改進學生同擠關(guān)系,教導讀書與組織策略。
5.藥物治療經(jīng)由醫(yī)生處方,老師則與家長配合學生在校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