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對特殊兒童實行普特融合教育,是其融入社會的起點。杭州市拱墅區(qū)共有兩所特殊教育學校,共接納286名特殊兒童,其余約356名兒童進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普特融合已成為普遍現(xiàn)象。作為新教師,如何面對這些特殊的學生,給他們特別的愛,用心傳遞有溫度的教育,是擺在新教師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不得不說,我心中對稍微有些特殊的孩子,是有一些不知所措的。于是我磕磕絆絆開始了日常教學,一天天倏忽而過,對小楊同學,只能是多一點‘區(qū)別對待’。”?
“本學期我擔任新一年級104班的副班主任,本班有幾個特殊學生,表現(xiàn)為多動、易暴躁、上課經常大聲自言自語、肢體語言多且異常等。作為第一年教書的新老師,面對這樣的特殊學生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引導和交流。”
“我是一名中學社會教師,我任教的三個班級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特殊兒童:經常上課無組織、無紀律的發(fā)言人W、上課總不聽課偷偷翻看其他內容的X、有很強厭學情緒并經常在老師面前唉聲嘆氣的J、有著智力問題的B。與他們打交道,我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他們的存在讓我的課堂像極了“放羊”,自己努力讓羊群向前走,卻不時有小羊向左右跑。怎么辦?怎么辦?真的很讓人崩潰?。?!”
“我所帶的班級,班上有各種類型的特殊少年,心理障礙,身心發(fā)育遲緩,注意力障礙,感統(tǒng)失調,品行問題…… 如何給到這些孩子他們需要的‘愛’?”
為更好地幫助新教師認識和處理特殊兒童問題,2022年10月,拱墅區(qū)組織2022年中小學新教師開展“普校特殊兒童的指導策略”專題培訓。本次培訓特別邀請區(qū)內特教名師徐芳老師(健康實驗學校)、周佶老師(長壽橋小學)和周萍老師(湖墅學校)為新教師們作經驗分享。?
徐芳老師和周佶老師以案說法,從特殊兒童的特征出發(fā),為新教師識別、觀察、記錄、支持特殊兒童的行為提供了可操作的“ABC觀察”策略。
周萍老師則聚焦青春期特殊兒童的特殊需要,通過比對、解析中小學特殊兒童不同行為背后的不同需求,為新教師處理中學段特殊兒童提供了可借鑒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如何與特殊兒童及其家長進行有效溝通,為新教師更好地開展普特融合教育提供了方法途徑。
培訓結束后,新教師們學以致用,運用“ABC觀察法”,選擇班級中的特殊兒童進行持續(xù)觀察。以下是幾位新教師參加培訓后的心得體會和觀察記錄。
普特融合,在普校里為特殊兒童留有一席之地,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尺。2022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十四五”特殊教育發(fā)展提升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將融合教育納入普通學校教師繼續(xù)教育必修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要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fā)展”。
拱墅區(qū)常年開展普校資源教室創(chuàng)建,積極開展資源教師隊伍建設,對特殊兒童進行個別化教育幫扶,多途徑培養(yǎng)普校教師融合教育意識和能力。將融合教育通識性知識和技能融入2022年中小幼新教師培訓,旨在讓新教師樹立全納教育理念,讓特殊兒童及其家長倍感有溫度和質量的教育。?
杭州市春蕾中學 汪章靚:本場講座給出了具體的策略,比如觀察、記錄、分析、調整。改善他們的特殊問題,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師的寬容、智慧、耐心、愛心。我們班有一個品行習慣較差的孩子,說臟話、罵人、作弄同學、取惡意綽號、上課睡覺講話……積弊已深,軟硬兼施,成效甚微,讓各科老師頭疼不已。我決定以他為案例,從觀察開始,研判其行為,透析其動機,嘗試改變其行為。
杭州市申花小學 屠露潔:我班有好幾位特殊學生,聽完講座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要對這些孩子有足夠的關愛,雖然他們在某些方面與正常孩子的發(fā)展有差異,但是他們對于情感的認知基本上是沒問題的,老師和周圍同學對他們的愛無疑是引導孩子最好的方法;其次,要給這類孩子足夠的耐心,一定不能急躁地要求他們和普通孩子一樣正常迅速地理解我們的指令,而是要根據(jù)他們的接受能力,緩緩地引導,如果可以的話一定要多鼓勵孩子。
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 俞海玥:我們班有一個有特殊需要的兒童,聽了這次的講座,我對他、對整個班級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我們不應該把他放在全班其他孩子的對立面,也不應該去想著要把他和其他孩子一樣同化,特殊需要兒童可以是特殊的,可以是不同的,不僅老師和家長應該認識到這一點,班里的其他孩子也應該認識到這一點。
教師應當做的不是讓全班同學都一定要一致要求,而是應該在承認這個特殊需要兒童的特殊性之后,引導其他孩子依舊能夠去包容他、幫助他,讓普通孩子學會如何與特殊需要兒童和諧相處。?
杭州市星瀾小學 俞凌志:在我和小楊同學二人單獨相處的這些時間里,我發(fā)現(xiàn)了小楊同學身上不一樣的東西。只要是他注意力集中的那幾分鐘,他會以非??斓乃俣群蜆O高的正確率完成作業(yè)。發(fā)現(xiàn)他的“真面目”后,我沉下心去找到小楊同學落后的原因——注意力在搗鬼。于是我改變了觀念,針對小楊同學便有了更多的想法和對策。
一次次的聊天、一次次的共同學習,小楊同學對我的呼喚逐漸熟悉起來,反應快起來。突然有一天課上,小楊同學自信的發(fā)言獲得全班同學的掌聲,他也展開了燦爛的笑顏。當我們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和耐心,孩子就會有明顯的進步,前方的路會越走越寬,前方的光亮也會越來越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