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對于較大的孩子來講,除了吃適當?shù)氖澄锿猓€需要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的進餐行為。其目的一是為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進餐行為和進餐禮節(jié);二是為將來建立良好的進餐習慣打下基礎。 對于不到一歲的孩子,家長應注意什么才能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行為呢?
認識孩子的吃飯模式:
孩子學會爬行、站立、行走后,仿佛一刻也安靜不下來。他們整天忙著在屋子里“探險”,沒有時間乖乖地坐著吃飯;即使能坐下來,由于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也不能乖乖地坐在餐桌前把飯吃完。滿9個月的孩子,手的精細動作發(fā)育為能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東西,并且日漸熟練。為了練習這項重要的新技能,他會用手指揀起盤子里的小塊食物或者伸手去拿盤子里的東西,搞得餐桌亂七八糟。這是喂孩子吃飯最困難的時期。
變化無常的飲食習慣:
學步期的孩子飲食并無規(guī)律,昨天的胃口可能還很好,今天就可能一口都不肯吃??此坪翢o章法的飲食習慣搞得母親暈頭轉(zhuǎn)向,同時很為孩子擔憂。有專家建議,把孩子一周或一個月所吃下的東西平均一下,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飲食其實比你想像的均衡。他們往往不會天天攝取同樣熱量的食物,或許今天吃得很少,但過兩天就會補償回來。因此,孩子沒有胃口時,少吃一些食物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
言傳身教:
孩子雖然還小,但是他已經(jīng)有了很強的模仿能力。在餐桌上,如果他看見別人含著滿嘴食物大笑、亂丟食物、敲餐具等,他也會模仿這樣做。所以,大人要注意自己在餐桌上的言行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