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前兩年外出做志愿者的時候,認識了一對母子。男孩那年14歲,即將步入難搞的青春期。個子猛長,力氣也越來越大。相比之下,媽媽真的就可以用“小鳥依人”來形容。
出乎我意料的是,男孩是我見過所有同齡自閉癥孩子中,情緒最穩(wěn)定的。
那個看到陌生人會哭的小孩現(xiàn)在卻成了“最會社交”的孩子
我第一次見到他,是參加一個義賣活動,他手里拿著自己做的串珠和書簽,走到來來往往的人群中,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遇見潛在的購買對象時,他會有禮貌地上前,先說一句:“您好,可以了解一下自閉癥孩子的作品嗎?”如果有人停下腳步,他就會接著介紹這次義賣和他手中的作品,介紹完,就會把人們帶到商場中間的攤位來。
在這個過程中,他被拒絕過無數(shù)次,有好幾次,他都表現(xiàn)出了著急與不安,每到那時,他就會回頭看看站在攤位旁的媽媽,很快就冷靜下來開始下一次的嘗試。
問好、講解、帶領(lǐng)、收款、道謝,這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這讓我沒辦法相信他是那個3歲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癥、沒有語言、不能自理、看見陌生人都會哭出來的小朋友。
這對母子很有趣,媽媽經(jīng)常會在朋友圈分享他們的小日常,直到現(xiàn)在,兒子每晚睡覺前,都會和媽媽一起看一個繪本小故事。
有一天的朋友圈內(nèi)容,讓我印象深刻:“從小到大,兒子無數(shù)次地和我表達過:我害怕,我卻從來不對孩子說:你要勇敢?!?/p>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大多都是:
“你長大了,要勇敢?!?/p>
“你應(yīng)該勇敢地嘗試一下?!?/p>
“大家都不怕,你為什么怕?”
... ...
勇敢,做了成長的代名詞。
當我問起這位媽媽,她說:我小時候,很怕黑,每次都希望媽媽在關(guān)燈之后再陪我一會兒,但等來的,永遠都是媽媽堅定的話語:“屋里沒有壞人,不怕!”但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內(nèi)心的恐慌。
那個時候我期待的,并不是一句鼓勵我堅強的話語,我希望的是一雙溫暖的雙手,那才是我戰(zhàn)勝恐懼的勇氣。所以,不論我的孩子多大,我永遠都會給他“害怕”的權(quán)利。雖然這很難,但直面恐懼,解決恐懼,這才是真正的勇敢。
對于自閉癥孩子來說,“恐懼”是常常伴隨自己的生活。對新環(huán)境的恐懼,讓孩子更加刻板與固執(zhí);對于親密的家人分離的恐懼,讓孩子難以走進集體;對未知事物的恐懼,讓孩子情緒失控甚至傷害自己... ...害怕做,所以不做。
那么,如何幫助自閉癥孩子克服內(nèi)心的恐懼呢?這里有兩個很常見的情況:
我在一家融合幼兒園見習的時候,剛好遇到一個自閉癥小朋友入園適應(yīng)。
孩子每天早上的哭聲,都會響徹整個走廊。沒辦法,媽媽只能在身邊陪著他。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很不錯,但是只要一看不到媽媽,就止不住地大哭。
媽媽曾嘗試趁孩子不注意偷偷走掉,結(jié)果依然以失敗告終。無奈,幼兒園只能建議孩子先帶回家。
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不能全職在家?guī)Ш⒆?,每天上班出門都要偷偷摸摸的。因為你知道,一旦被孩子看到你要出門了卻不帶他,今天這班就不必上了,一定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安撫孩子的情緒??砷L此以往,孩子根本沒辦法順利走入集體。
偷偷離開,不僅不能解決孩子分離焦慮的問題,更會加重孩子的不安感,因為他不知道什么時候,媽媽就不見了,自己最親近,最能給自己安全感的人就離開他了。
在家正確的處理,是和孩子大大方方地說:“媽媽要去上班啦!晚上見!”剛開始的時候,孩子一定會大聲地哭鬧不讓你離開,不要因此拖拉說再見的時間,一段時間以后,孩子就會明白,媽媽只是暫時外出,并不是離開他。
在家里就習慣了短暫分離,也會讓孩子更容易適應(yīng)向集體生活的過渡期。社交,從不懼怕別人開始。
把未知變已知,會減輕孩子的恐懼。
琪琪家所在的小區(qū),有很多人都養(yǎng)了小寵物,每天傍晚吃完飯以后,主人就會帶著貓貓狗狗到小區(qū)公園里散步。每天傍晚,也是琪琪固定的到公園沙坑玩耍的時間,但是最近,琪琪突然非常害怕狗狗,遠遠地看到,就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不舒服,尖叫甚至大哭?,F(xiàn)在,琪琪也不愿意再到公園玩,也不愿意再見小朋友了。
自閉癥孩子的感官與一般人不同,有時候,我們覺得的那些毫無傷害性的事物,也會引起孩子莫名的恐懼。這些恐懼,很有可能是基于孩子一些不愉快的經(jīng)歷。例如:麗麗一直不敢滑滑梯,是因為有一次在滑滑梯的時候不小心磕傷了。
所以在處理孩子這方面的恐懼的時候,首先要找到孩子害怕的原因。
一些家長常處理的方法,是帶著孩子多玩多接觸,覺得看多了自然就會習慣。但消除對物的恐懼需要循序漸進,不然會加劇孩子的恐懼。
那么要遵循什么步驟呢?
1、首先,一定要先安慰孩子。
讓孩子感受到安全,而不要對孩子說:沒事,它不會傷害你的!這樣并不會減輕孩子的焦慮。
2、給孩子一些輕松愉快的體驗。
例如,給孩子聽一些他喜歡的音樂,讓孩子緊張的心情能夠舒緩。
3、讓孩子接觸一些會引起他少許恐懼的事物。
例如:一些毛絨玩具或狗狗的照片,或遠遠放置的毛絨玩具等。
4、依據(jù)孩子的能力,安排一些簡單的活動,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例如:哼唱孩子感興趣的歌曲,或者一些簡單的運動。
5、慢慢增加孩子與恐懼的事物的接觸時間。
重復(fù)步驟直至孩子恐懼消除為止。
6、一定要記得的是:
如果孩子有一些進步,就及時給予孩子表揚,時刻都要讓孩子感到他是安全的。
切實體驗到安全感,是消除孩子恐懼的第一步。
很多時候,面對自閉癥孩子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不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固執(zhí)地只做一個座位、甚至不愿和小朋友打交道... ...的情況,我們很容易把原因直接歸結(jié)為“自閉癥孩子就是這樣!刻板!社交障礙!”
你有沒有想過,或許孩子是可以接受很多新事物的,但是他害怕。
他不了解這個東西會對他產(chǎn)生什么影響,他害怕這么多陌生的面孔,他害怕,所以不愿意去嘗試。
為什么我認識的那個孩子可以比較從容地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為什么他愿意去嘗試很多事物?因為他有足夠的安全感,因為當他害怕的時候,媽媽給了他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只告訴他“他不會被新事物傷害到”這一結(jié)果。
不承認、不直面內(nèi)心的恐懼,就不會變的強大。這對所有孩子都是一樣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孩子發(fā)現(xiàn)恐懼并且直面它。勇敢的孩子更愿意睜大雙眼展示對世界的好奇,勇敢的自閉癥孩子,會在嘗試中收獲更多。
不必對孩子說“你要勇敢”。因為給予安全感,才是對“我害怕”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