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最終能夠走上社會,融入社會是我最大的愿望,特教就是我的生活,是我快樂的源泉”于港仕校長說。我們相信,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于校長帶領他的團隊在特教路上會越走越寬。
幾年來,作為陪讀家長的我看著這所學校時刻在發(fā)展變化,老師們一如既往的辛勤與付出,盡職盡責地堅守在特教崗位上,那份高尚師德和大愛無時無刻不讓我敬佩、讓我感動。

“為殘障兒童的未來打好基礎”
多年來,學校圍繞“為殘障兒童的未來打好基礎”這一主線,確立了培養(yǎng)特殊兒童基本生存能力,讓絕大部分學生走出校門后生活能夠自理,用愛心創(chuàng)造奇跡。攜手相伴,不讓一個特殊兒童掉隊,以最大程度地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為此,于港仕校長以他專業(yè)的眼光適時地提出了“大生活教育”,讓特殊孩子走出課堂走進生活中,把真實的生活情境作為學習內容。于校長首先確立了一系列“大生活教育”校本課程,在完成國家課程實施中,建構了一系列校本課程。在此基礎上,于校長又動起了心思,他和教師們一起研究開發(fā)七大門類學科。
社會實踐課程
普特融合課程

學校建有“愛心農場”,每班分有一塊自留地,學習簡單的種植與管理。6月20日,五年級于老師帶領本班學生收土豆。他們歡快地忙碌著。收完土豆,于瀟娜老師給每個孩子分了一份,并在上面放了一張寫有孩子名字的小卡片。孩子們一邊忙著裝土豆,于老師一邊強調規(guī)則,并提出了一些快答的問題。短短一節(jié)挖土豆課,于老師就把語文、數(shù)學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孩子們既學會了勞動,也掌握了一些知識。“大生活教育”非常適合特殊孩子學習,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食育課程

殘障孩子存在飲食自控力差,挑食偏食的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學校建構了“大生活教育”食育課程。教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三年級學生小佳的媽媽說:“在家吃飯時,小佳主動幫媽媽拿筷子,有好吃的先分給長輩,飯后幫媽媽收拾餐桌,并把碗筷洗刷干凈?!笨粗⒆拥倪M步,小佳的媽媽直夸:“孩子懂事,知道干活了,把孩子送到這里來我們放心”。大運動康復課程
推拿康復課程
指導中心課程

即墨區(qū)教體局于2017年10月依托特教中心設立區(qū)特殊教育指導中心,承擔全區(qū)隨班就讀巡回指導工作和送教上門工作。中心實行三級網絡管理體系,負責對轄屬資源中心和資源教室進行指導、管理和督導,并為承擔隨班就讀工作的普通中小學提供技術、資源支持及組織管理。課程
大生活教育的實施為殘障孩子更有尊嚴的生活打下堅實基礎。家長們看到孩子實實在在的變化進步,心里滿滿的感激。在家長眼里,于校長是殘障孩子的希望和未來,他一生癡迷赴特教,一腔熱血譜芳華。在這里為于港仕校長和他的團隊點贊!“大生活教育”引起上級和同仁單位的極大關注。今年5月于港仕校長受“第二屆全國特殊學校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論壇高級研修班”組委會的邀請,為來自全國各地70余名特教學校的校長、老師做了《“大生活教育”在培智學校的探索》講座。與會的特教同仁對“大生活教育”的理念和實踐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有多個特教單位前來參觀學習,多個單位邀請于校長前去講座傳經。2018年在山東省教育廳組織的“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評選中獲重點立項,名列全省第三名。“立德樹人、大愛之美,做學生成長引路人”
2017年10月,即墨區(qū)教體局系統(tǒng)“立德樹人、大愛之美,做學生成長引路人”師德教育啟動儀式在特教中心舉行,默默無聞的特教老師終于走到臺前,成了大家學習的榜樣。
在特教工作十幾載,各級領導對于港仕校長的工作都給予肯定。在成績面前,于港仕校長沒有驕傲自滿。他有了更多的目標追求。在區(qū)委區(qū)政府教體局的積極支持下,申請設立高中部,擴建教學樓、學生宿舍樓、辦公樓,均獲審批通過,校內小樂園正在施工中,完工后的小樂園作為學生的教、學、樂、康、動于一體,對學生的身心康復大有益處。折翼天使降落人間,不能飛翔。這些孩子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有慈愛老師陪伴他們一路前行,從此不再孤單,不會迷路。這么好的老師,這么一片安靜的沃土,不幸中的萬幸呀!
我們相信,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于校長帶領他的團隊在特教路上會越走越寬?!白寣W生最終能夠走上社會,融入社會是我最大的愿望,特教就是我的生活,是我快樂的源泉”于港仕校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