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語言能力是一個人表達自己思想,進行人際交往的最主要的途徑之一,幼兒階段是培養(yǎng)語言能力最重要的階段。3-6歲的幼兒正處于語言的敏感期,這一階段對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非常關鍵,處在這個階段的幼兒對語言的敏感度不亞于對圖形和色彩。所以,教師應該在此階段多加關注,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幼兒語言能力。
在幼兒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是依賴于同周邊的人群進行交流和互動,而這種交流互動是通過幼兒的感覺器官來實現。當幼兒具備了一定的語言能力之后,其認知水平也會同步提高,伴隨著其對事物認知范圍的不斷擴大,語言能力進一步發(fā)展。所以,教師要能夠發(fā)現并確保教學活動同幼兒的認知水平相結合,以便幼兒能夠通過相應的實踐活動,實現對外部事物的有效認知,最終增強語言水平。
第二,教師應有較好的傾聽習慣,第一時間讓幼兒能夠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并且注重自己的言傳身教。首先自己應當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習慣,幼兒在學校接觸最多的就是我們老師,日常的接觸中,幼兒會從教師的言行舉止中獲得啟發(fā),并會有意識的進行模仿,慢慢也會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第三,教師應多鼓勵幼兒之間相互交流,因為他們之間的語言能力是比較接近的,他們之間的談話會不受空間、時間、人物等的限制,無拘無束,隨心所欲,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而他們所欠缺的是主題和素材,這就需要教師去提出話題,讓他們自由交談。
當然,幼兒時期接觸最多的是老師,所以老師職責所在,必須為人師表,做出表率。但幼兒父母也是主力軍,家庭教育同樣不可或缺,需要家長們配合老師同步進行,使幼兒的語言得到最大程度和優(yōu)質的培養(yǎng)和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