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費了這么大勁兒,孩子怎么就聽不懂呢!”
這是很多自閉癥孩子父母都很苦惱的問題,也常常讓家長挫敗感滿滿。
對于自閉癥孩子來說,想要理解一句話一個詞的意思,首先要明白周圍發(fā)生了什么。他們很難僅僅通過語言來獲取信息。
試想一下,你和家人去泰國旅游,在一個小鎮(zhèn)上迷了路。當地人不懂中文,英文水平也有限。Ta用泰語熱情洋溢的給你介紹路線,你什么反應?
自閉癥孩子也是一樣,很多時候,你滔滔不絕講了一堆,聽起來耐心又細致。但是,Ta完全不懂。
換回泰國的情景。如果指路的人只是說幾個簡單詞,比如左,右,前,后,并用手勢做出解釋。即使有語言不通,你是否也會感覺清晰很多?
對待自閉癥孩子也是一樣,想要讓Ta明白你在講什么,記住五個關鍵詞:
精簡、強調、慢速、展示、重復
記著,孩子聽你講話,就像你聽一門外語,所以,這五個關鍵詞很重要。在應用中,我們要根據孩子的語言發(fā)育情況進行調整。
精簡
人際交往中,能用最簡短的語言把話說到點子上,是一種威力。
用簡短又明確的詞句與自閉癥孩子溝通,是家長必備的能力。
具體做法如下:
每件商品都有自己的“標簽”,標簽通常簡短又明確。比如,提到“KFC”,就會想到漢堡、薯條、炸雞等。
在介紹物品時,直接表示。用“蘋果”代替“這是一個蘋果”,用“貓咪”代替“看,那有一只貓咪”。當孩子可以把“語言標簽”跟對應的“物品”聯(lián)系起來后,再逐漸增加語句的長度。
在稱呼人時,盡量多用具體的稱呼,而不是“你”“我”“她”“他”。
強調
慢速
展示
首先,是實物。當孩子不明白時,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拿出實物。其實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比如,當我們給外國友人介紹長城時,再用力的描述都不如讓他們親眼到現(xiàn)場看一看。
肢體語言絕對是溝通的絕佳輔助,當兩個人語言不通時,唯一可以溝通的就是肢體語言。跟孩子交流時,別忘了加上一些小動作,這樣Ta才會更容易理解。
做示范是最直接的方式。舉個例子,當你在異國他鄉(xiāng)迷路,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別人可以把你帶去目的地。對孩子也是一樣,如果可以,示范給Ta看~
重復
比如,帶著孩子排隊坐公交,排隊買東西,甚至可以拉著家人一起排隊做游戲。當然,在做這些的過程中,一定要用語言強調:我們在排隊干什么,如果可能,記得讓孩子自己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