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7月2日,記者從省殘聯(lián)了解到,省教育廳、省殘聯(lián)近日印發(fā)《關于做好2020年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地落實“一人一案”、分類施教,按照“全覆蓋、零拒絕”的要求,逐一做好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安置。
全面普及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受教育的權利,是推動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我省殘疾兒童少年數(shù)量多,保障難度大,矛盾突出?!锻ㄖ分赋?,各地要高度重視,指定專人負責,加強統(tǒng)籌安排和調查研究,認真查找解決制約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的困難和問題,不斷優(yōu)化措施方案,加大投入,努力提升特殊教育辦學水平和特殊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整體水平,為殘疾孩子提供適宜的教育,確保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全覆蓋。
人員信息準確是做好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基礎?!锻ㄖ芬?,各級殘聯(lián)部門應配合當?shù)亟逃姓块T利用系統(tǒng)平臺,認真核實比對本地區(qū)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基礎數(shù)據,切實摸清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未入學底數(shù)。教育部門按照相關程度,對未入學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方式進行評估認定,提出入學(送教)安置建議,確保建檔立卡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應讀盡讀。
按照要求,各地要逐一做好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安置,建立入學安置臺賬。由就讀(送教)學校為學生建立學籍,納入中小學生學籍系統(tǒng)統(tǒng)一管理。對未辦理殘疾證的,要以事實殘疾為依據,納入義務教育保障范圍。根據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提出的入學(送教)安置建議,科學合理安置就讀。
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優(yōu)先安置能夠適應普通學校教育的中輕度視力、聽力、言語等多重殘疾及其他殘疾類型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入學,或者到指定的具備隨班就讀條件的普通學校接受義務教育,對于學習和生活上需要特別支持的學生,可優(yōu)先安排到轄區(qū)內有資源教室的學校就讀,并提供有針對性的特殊教育支持和服務。
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對于不能到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中重度視力、聽力、言語、智力(合腦癱)、自閉癥、多重殘疾及其他殘疾類型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要盡量安排到特殊教育學?;蚋皆O特教班就讀,沒有特殊教育學校成特教班的縣(市、區(qū))由省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執(zhí)籌安排。
開展送教上門服務。對于需專人護理,不能到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或特殊教育學校就讀的各類重度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教育行政部門要聯(lián)合殘聯(lián)等部門,通過送教進社區(qū),進兒童福利機構、進康復機構、進家庭等方式,共同為學生提供規(guī)范、有效的康復訓練、教育指導等服務。送教到康復機構的,要由教育部門繞籌安排中小學校與康復中心建立結對幫扶送教機制,有條件的地方可通過遠程教育的方式實施義務教育,確保不漏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