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自閉癥兒童進行教育干預時,不能僅僅從家長的愿望出發(fā),而要把重點放在自閉癥兒童本身。
所有家長一定要記住,請一定不要脫離“融合教育”!
在對自閉癥兒童進行教育干預時,不能僅僅從家長的愿望出發(fā),而要把重點放在自閉癥兒童本身。
所有家長一定要記住,請一定不要脫離“融合教育”!
但是隨著干預的深入,孩子的情況也愈發(fā)好轉(zhuǎn):會聽指令、懂規(guī)矩,也明白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情。
好不容易把孩子送進普通幼兒園,孩子就開始出現(xiàn)各種行為問題,跑鬧叫、或者根本不參加集體活動,你們的家庭也是這樣嗎?為什么會是這樣呢?有以下三個階段可分析:

(1)無論某些機構(gòu)再努力,也無法還原模擬真實的校園集體場景,不是真正融合干預教學,不過,上過模擬融合班的孩子,集體規(guī)則意識還是會好些。(2)學校的人事環(huán)境、信息源雜亂、刺激,使得孩子處于高度敏感狀態(tài)。要不就接受雜亂信息刺激,孩子狀態(tài)極其亢奮,亂動亂跑興奮叫喊,要不就主動關閉信息源,活在自己世界,呆坐自言自語。不乏有些部分家長認為:“孩子能乖乖的呆在課堂就好,不要有太高要求。” 可當真正看到孩子融入不進去集體,在孩子與課堂、師生之間,似乎有一面無形的玻璃墻隔著的時候,家長又萬分焦急,手足無措,不知如何能幫助孩子。

家長們不遺余力、竭盡所能、花費巨大的代價,帶孩子進行各種治療和干預,不就是希望孩子能早日融入群體,習得技能,最終回歸到正常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中嗎?
由于影響教學秩序,被幼兒園小學勸回家的特殊兒童,比比皆是。然而通過研究表明真正融合干預成功返回校園的成功案例回訪追蹤中,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普校九年制義務教育環(huán)境洗禮的特殊兒童,從社會性成長,心智水平,以及思考力上來講,大概率會遠遠好于同等條件下,一直處于家庭生活的特殊兒童。

因此,想給家長們講的一點,也是家長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的一點就是:去校園里,普通兒童和特殊兒童的目標重心,并不相同。
第一,家長要穩(wěn)定孩子情緒,仔細觀察、分析,切實找出情緒行為問題發(fā)生的原因,調(diào)整處理方法(如合理安排環(huán)境、適時調(diào)整內(nèi)容、改變要求、改善方法、改善處理態(tài)度等);教師要微笑著面對兒童進行教學,即使遇到兒童的情緒、行為問題,也要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第二,要合理安排教學環(huán)境,如使用專門的個別訓練室、利用多樣化的教材、善于用各種感官刺激,協(xié)助孩子理解并掌握知識和技能;第三,要運用簡單、清晰和直接的指令,包括口頭、文字身體語言或環(huán)境提示,提高孩子獨立學習和活動的能力;第四,要注意減少孩子的自我刺激行為,如搖擺手指、玩弄舌頭、抓頭發(fā)、呆望天空等,面對這些行為要積極處理,加強溝通,教孩子學會自我控制訓練。普通孩子的目標重心,放在學習文化知識上,特殊兒童的目標重心,更應放在實景泛化干預,做持續(xù)康復上。其實,人類的大腦可以持續(xù)發(fā)育直到20多歲,在這期間,通過教育、干預、訓練、歷練,孩子的智商和認知水平,可以不斷提升。

所以不應該孩子上學之后,干預就中斷了,反而上學之后的校園時間,才是孩子面對小社會磨礪的開始,也是他最需要輔助的時候。最后,小編希望能與各位家長繼續(xù)平肩戰(zhàn)斗,為了讓我們的孩子回歸到屬于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里,有一個完整的童年,這是一條堅毅之路,小編與您一路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