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孩子們終于開學了。但對于孤獨癥兒童來說,在漫長的假期后上學卻要花更多的時間來適應家長不在身邊的學校生活。那為什么星寶們會出現(xiàn)程度比較嚴重的分離焦慮呢?
雖然孤獨癥孩子存在明顯的社交障礙,更有部分孤獨癥兒童對熟人,甚至是親人也顯得十分冷漠。但孤獨癥孩子也會有分離焦慮。分離焦慮通常發(fā)生在6歲之前的兒童(包括自閉癥兒童),其依戀對象大多為父母或與孩子關系密切的人,如奶奶、外嬰或保姆等。
孤獨癥兒童由于語言和社交方面存在障礙,發(fā)生分離性焦慮的概率非常高,而且他們還伴隨其他的情緒障礙問題,讓父母非常頭疼。
分離焦慮的主要表現(xiàn)
1、因不愿離開依戀對象而不想上學或幼兒園,或沒有依戀對象陪同絕不外出,寧愿待在家里。
2、沒有依戀對象在身邊時拒絕上床睡覺,夜間多次驚醒。
3、與依戀對象分離前過分焦慮,分離時或分商后出現(xiàn)過度的情緒反應,如煩躁不安、發(fā)脾氣、痛苦、哭喊,或社會性退縮。
4、與依戀對象分離時出現(xiàn)頭痛、惡心、嘔吐等軀體癥狀,但沒有相應的疾病。
發(fā)生分離焦慮的原因
1、遺傳因素
患有焦慮癥的父母所生的子女(包括孤獨癥孩子),焦慮癥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正常父母的子女。而同卵雙生子焦慮癥的同病率可高達50%,這說明分離性焦慮癥與遺傳有關。
2、親子過分依戀
患有分離性焦慮的孤獨癥孩子平時一直與單一的養(yǎng)育者待在一起,很少與外界接觸,而養(yǎng)育者則往往對孩子過于溺愛、過分保護、事事包辦,使孩子養(yǎng)成膽小、害羞、依賴性強、無法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弱點,以及對養(yǎng)育者的過度依戀。一旦與養(yǎng)育者突然分商,就容易出現(xiàn)分離性焦慮。
3、生活事件影響
在孤獨癥孩子出現(xiàn)分離性焦慮之前,往往有生活事件作為誘因,比如與父母突然分離,在幼兒園受到挫折甚至霸凌等。
兒童爆發(fā)分離焦慮時,不能不管不顧,認為時間長了自然就緩解了。若得不到妥善處理,很容易對兒童未來的學習與生活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