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有部分家長反映,孩子上學總是悶悶不樂,究其原因,是孩子不會交朋友,下課后,小朋友們都在玩游戲,自己不知道如何融入進去,在人際關系上無法獲得幸福感。除了課業(yè)成績的關心、物質的供應外,父母在孩子的交友上,也要幫忙推一把!
交朋友是件很復雜的事,需要花時間學習、經營和維持,而孩子會出現(xiàn)人際障礙,往往不是單一因素所造成。今天,小編就整理了孩子出現(xiàn)人際障礙的一些原因,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哦!
因家庭結構小,失去過去大家族親朋好友常往來及街坊鄰居在外玩耍那樣自然的環(huán)境,孩子的休閑時間常用在看電視、玩玩具上,沒機會與同齡的小朋友互動,學習應對進與退、施與受,也不善于和他人分享。
人與人之間常常靠碰觸來互動及傳遞情感,例如擁抱、握手或是親吻等,觸覺系統(tǒng)對于孩子人際關系的發(fā)展非常重要,一般孩子很喜歡和同伴玩耍,或是利用下課10分鐘的時間到人多的地方活動,而觸覺敏感的孩子便會與別人保持距離,避免去人很多的地方,久而久之就會給人不合群、孤獨、自我的負面印象,從而影響到他的人際關系和社會交往能力。
家長對孩子萬事包辦代替的方式,使得孩子鍛煉機會少,無法從日常生活中獲得自信心,在家以外的地方更是缺乏安全感。只有自信心強的孩子,才會勇于向外發(fā)散。所以,平時多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能讓孩子做主的事情盡量讓娃自己做決定,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高中的青少年顯然不愛和小學的小不點一起玩,因為嫌棄他們什么也不懂,玩不到一起去。同理,能力相差懸殊的孩子們,是玩不到一起去的。哪怕你百般撮合,他們也無法融入彼此,想要交朋友,首先要有相似的能力。如果想要更好的朋友,就需要提升更高的能力。
社交是基于某些興趣愛好主題的。不然,兩個人就算坐在一起,也沒有可供交流的內容呀。因家庭環(huán)境、父母要求的不同,孩子接觸的興趣也不一樣,朋友間的話題便開始產生歧義,但孩子在求學階段最需要的就是同伴肯定,最怕有“朋友會的我不會”、“朋友說的我不懂”的疏離感,這樣的疏離,或多或少會造成人際關系的障礙。
個性絕對是影響人際關系的主因,有的孩子害羞、沒自信;有的希望獲得肯定,卻??床坏阶约簝?yōu)點;有的小孩則太強勢、不懂分享、不肯妥協(xié),有的則個性太沖動、不能忍受挫折。
有的家長反應孩子在學校只和發(fā)小玩,不和其它小朋友玩,其實想想孩子和發(fā)小之前已經認識很久了,其他的同學都是剛認識的,孩子自然是和發(fā)小玩得多,等過一段時間和其他同學相處時間長了自然會有新的朋友。
父母想要幫助孩子提高社會交往能力,就要多為孩子營造交友的環(huán)境。
如何為孩子營造交友的環(huán)境?
1、寒暑假時,可安排孩子參加夏令營、冬令營等活動,在競爭的環(huán)境下,通過營隊與來自四面八方的人相處,學習應對進退,與他人共同完成一個目標的團隊合作。
2、可以與幾位有相近年齡孩子的親朋好友輪流組團,固定一個周期,例如每周或每月,帶所有朋友的孩子一起出游,這么一來,孩子不但能學習跟父母以外的長輩相處,也有機會接觸不同背景的小朋友,開啟另一層結交朋友的機會,而家長間也有共同分享的話題,這方法對孩子及家長的人際關系都有很大的收益。
有的孩子感統(tǒng)失調,對觸覺防御過當,害怕別人的觸碰,會排斥集體活動,糾正的關鍵是提供有益而豐富的觸覺刺激,家長可以陪孩子玩以下游戲:
玩泥巴
適用學員:膽小、粘人、愛哭、孤僻、怕與人接觸、怕?lián)頂D的孩子。
訓練方法:準備一個盒子,倒進一些面粉,加上墨水或彩色顏料,加水和成泥巴狀,讓幼兒用手揉成各種形狀,簡單的圓球、方塊,或香腸、面包、漢堡皆可。也可用橡皮泥,捏成各種樣子,設置場景以增添趣味性。
延伸活動:讓幼兒穿上工作袍,玩得盡興些,即使弄臟衣服也沒關系。
抱呀抱,親呀親
適用學員:焦躁、粘人、壞脾氣、發(fā)音不準、偏食、動作慢的孩子。
訓練方法:將幼兒抱在身上,媽媽用臉頰或額頭摩擦幼兒的臉,或相互親吻臉頰。媽媽也可用頭發(fā)接觸幼兒臉部,但要注意頭發(fā)的清潔及幼兒的反應。爸爸可以用未刮除的胡須輕觸幼兒的臉。
延伸活動:可以稍微用力緊抱幼兒,強化觸覺和關節(jié)訊息。
上述這些方法,可以對孩子的觸覺脫敏起到一定輔助作用,若想孩子的觸覺敏感得到更好的改善和提升的話,家長一定要帶孩子到專業(yè)的感統(tǒng)機構。
進行專業(yè)性、針對性的感覺統(tǒng)合觸覺脫敏訓練,對孩子的全身及局部的皮膚神經細胞進行脫敏,降低孩子觸覺敏感度,讓孩子更好的適應與他人皮膚的接觸,接受環(huán)境刺激的變化。
同時通過感統(tǒng)訓練還可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思維力、視知覺能力、聽知覺能力、語言表達、情緒管理、運動協(xié)調等各方面必備能力,提升孩子與他人交往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