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在兒童咨詢門診,經(jīng)常有家長說他們幾乎從來不讓孩子做家務。理由主要有這么幾條:第一、現(xiàn)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里有保姆,我們自己都不做,還要這么小的孩子做什么?第二、現(xiàn)在都是獨生子女,老人們慣孩子慣的不行,有什么事他們都替孩子干了,哪能讓孩子做家務?第三、孩子做事動作太慢,有教他的時間還不如自己做了更利索、上學以后就更沒有時間了,他連自己的作業(yè)還寫不完呢!
乍一聽,覺得他們說的有也道理,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不做家務的孩子大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是在上學以后,問題就更顯露出來了。因為孩子從小就習慣了只管吃和玩的生活方式?,F(xiàn)在上學了,行為規(guī)范哪能那么快糾正過來呢?他們有的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上課不能專心聽講,課后又不能或很難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他們有的經(jīng)常丟三落四,不會整理自己的東西,與人交往時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很難考慮別人的需要和感受。
有的則缺乏自信,在需要表現(xiàn)自己的場合總是很退縮,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他們也不希望自己總是這種狀態(tài),但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怎么了,往往是很聰明的孩子給人的感覺確是的確存在某些方面的障礙。家長也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自己也沒比其他家長少為孩子操心,可是結(jié)果好像是問題越管越多,而且越來越難管了……,其實,家長不要求孩子做家務,孩子將來很容易出現(xiàn)以下問題:
第一、孩子漸漸會認為:我只要管我自己的事就行了,而當這種想法得到多次驗證之后,“家長是永遠為我服務的”這種思想就根深蒂固了。他在此同時會喪失做人的一種能力,無法站在已有的經(jīng)驗高度上體會對他人的責任心,包括對父母。
第二、由于孩子很少有機會自己動手做什么事情,精細運動的能力沒有得到及早地訓練,以后再學習的時候會因手眼不協(xié)調(diào)而出現(xiàn)寫作業(yè)時的困難,這種學業(yè)上的挫折感強化了他們的自信心,導致在許多時候表現(xiàn)得畏手畏腳。
在家長無微不至的呵護下,有的孩子甚至六歲還由家長喂飯,八歲還不會系鞋帶,他們被養(yǎng)成了很強的依賴性,因為自己的一切都是由家長來安排的,所以很多事情自己都不能獨立完成。寫作業(yè)要陪,許多生活理解上要靠照料,去哪兒都要接送,家長感到特別疲憊,情緒因此經(jīng)常失控。
而孩子由于長期受到這種過分細致和模式化的照料,又耳濡目染父母的焦慮情緒,他們不滿于家長的控制和支配,又無力反抗,性格變得更加敏感、急躁、愛發(fā)脾氣,很難與人合作,難以承受生活中的各種變化。許多心理問題由此埋下了種子。與此相反,從小就積極參與家務勞動的孩子在許多方面都顯示出他們的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