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語言的學習其實是一個聽說讀寫的過程,但是對于現(xiàn)階段的語言表達有困難的兒童來說,往往限制在了“說”這一階段。那么“說”是怎樣訓練呢?
前提條件就是“聽”,聽就是接受信息、儲備信息量的過程,只有在兒童本身有很豐富的詞語名稱的積累,對事物有充分的理解和認識的時候,才能夠自然而然的描述出一個事物或者事件,進而表達出對一個事物或者事件的感受。這一表達的過程就是“說”。
No.1
那么都說些什么呢?
那么我們都說些什么呢?“說”可以體現(xiàn)在描述、提問、評論、交流等方面,但是我們都通過哪些方面,哪些具體的點來“說”是一個重點。下面我來舉例說明一下:
有的家長會說,我的孩子不會說出今天在幼兒園吃什么了,今天在幼兒園干什么了等等,其實這些就是家長引導的問題,你讓孩子說今天吃什么了,孩子本身卻不知道你說的是早飯、中午飯還是晚飯,他不知道從哪個具體的點來說,也不知道他說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說出幾樣菜)才能是家長想要得到的答案,所以他們就不會回答。這時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以把問題說得再具體再細化一些,而且在兒童回答問題的時候可以通過你想要的答案的方向來引導,媽媽可以這樣問,例如“寶寶,你在幼兒園晚飯吃了什么菜???”寶寶回答:“茄子”。媽媽可以繼續(xù)引導“有西紅柿嗎?”“有魚嗎?”如果兒童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媽媽可以引導孩子說“我今天在幼兒園晚飯吃的是茄子、西紅柿和魚”。這樣當媽媽下次再問的時候兒童就知道我要說出全部的菜才是媽媽想要得到的答案了。這樣一來兒童的語句長度就增加了很多,而且提升了語言表達能力。

No.2
還可以怎么說呢?
再例如讓兒童看圖說話,出示一張小朋友被一只小狗追的圖片,對于大部分的兒童可能只會說出圖片中呈現(xiàn)的直觀的表象的內(nèi)容,也就是有一只小狗在追小朋友。但是我們想讓他們再說得豐滿一些,語句再長一些,孩子就不知道從哪些方面說了,這時就需要家長來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說出句子。我們可以這樣問“我們想想小狗為什么要追小朋友?。俊薄靶∨笥咽窃谑裁吹胤奖恍」纷返难??”“小狗追小朋友,小朋友會害怕嗎?”當兒童把這些問題都回答完了之后,我們就可以讓兒童把這些答案用一個完整的句子連接在一起,句子為“小朋友揪小狗的尾巴了,小狗生氣了就去追小朋友,小朋友看到小狗追過來很害怕。”這樣一來,就會讓句子表述起來顯得很豐滿,同時也提升了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以后遇到類似的圖片時,兒童也就知道從哪幾方面描述圖片了。
其實讓兒童“說”出來很簡單,只要作為引導者的我們知道從哪些方面說就可以很好的提升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