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關于幼兒數數教育的一些誤區(qū)
幼兒啟蒙中,教孩子數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是在教的過程中會發(fā)現,孩子會唱數,但不會按數取物、跳數、漏數,每當此時家長會非常著急,認為孩子笨,學不好??珊⒆邮钦娴谋繂??
今天我們就要聊一聊家長關于幼兒數數教育的一些誤區(qū)。
什么是數概念?
數概念正式利用皮亞杰理論的動作內化,根據學前兒童的思維特點,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抽象思維在萌芽狀態(tài)這一特點,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全方位感知數。(從表象上來說,就是孩子開始慢慢會數數了。)
第一個誤區(qū):會唱數就是會數數?
很多人認為會唱數就是會數數了,事實上并不是這樣:唱數是指孩子能夠按順序說出一溜數字的名字,這并不能說明他了解每一個數字代表的數量。但是唱數是數數的基礎,你不知道名字,自然也不可能在這個語言體系里把數字“數”出來。這很好理解,打個比方來說,連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叫呢?所以會唱數不一定會數數,會數數一定會唱數(不管是發(fā)出聲音的還是在心里默數)。
唱數小游戲:
1. 童謠:利用童謠來增加數數的樂趣,讓孩子喜歡上唱數。
3. 捉迷藏:捉迷藏時,從1數到10讓孩子了解在游戲中數數的含義,并讓孩子唱數,可以有助于孩子學會游戲的規(guī)則并了解數數的意義。
童謠
上下樓梯
捉迷藏
第二個誤區(qū):能夠點數就會數數?
這顯然是也不對的。能夠點數表示孩子掌握了數數時的一一對應關系,但并不表示他們能夠理解數字的意義。試想一下,我們人類為什么要發(fā)明數字呢?首先是因為我們需要有一些特定的符號來表示對應的那個數量。所以觀察孩子是否理解數字的意義,我們只需要再加一個提問:“你剛剛數到了X,那這些一共有幾個呢?”——引導他說出總數。
如果孩子能數到“5”,但是沒法說出總數“5個”,說明他并不了解最后一個數和之前的總和的關系——其實數到的最后一個數可以表示之前數的那個集合的總數。
點數小游戲:
1. 點數:將3-4件孩子熟悉的玩具放在桌上,讓孩子看一看、數一數,說出有幾個玩具。(說對了可以獎勵孩子玩喜歡的小玩具噢。)
2. 玩具分類:將孩子理解的物品類別,幫助孩子把玩具按照類別擺放好,比如,教孩子把他的玩具飛機和玩具汽車區(qū)分開來。然后數一數分別有幾個。
玩具分類
分碗筷
數葉子
吃飯的時候讓孩子數一數有幾道菜、桌子上有幾個碗碟、幾個杯子等;
上下樓梯時,數一數有幾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