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愛孩子從尊重孩子開始??吹竭@句話的時候,相信很多家長都是茫然的,不解的。雖然很多父母都知道“要尊重孩子”,但是有意無意之間,都會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所有物”。
愛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孩子是獨立的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想做的事。孩子年齡小,不懂得分辨對錯和是非,作為父母,需要做的是告訴他事情的本質,引導他們做出正確的決定,而不是直接替他做出決定,然后命令他按照這種方式做。
作為父母,注重的是引導的過程,而不要把目光直接放在結果上。除此之外,還要多和孩子平等的溝通,聽一聽孩子的想法,適當?shù)馁澩⒆拥南敕?,鼓勵他獨立思考,建立孩子自信心?/p>
孩子是發(fā)展中的人?!笆縿e三日,當刮目相看”,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長改變,作為父母,不要用昨日的目光看待今日的孩子。適當?shù)呐u和夸獎孩子,也非常重要。
孩子是獨特的人。父母喜歡把自家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家孩子的優(yōu)點作比較,這樣很傷孩子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孩子心里就會產生倦怠感,更加“不思進取”,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
需要注意的是,過多的保護會導致孩子本體覺失調,讓孩子沒有自信:
a.擔心孩子磕碰,限制孩子活動;
b.事事為孩子代勞,孩子缺少動手能力鍛煉;
c.過度讓孩子看電視、玩手機,使用電子產品。
本體覺稱身體形象或身體地圖,是來自身體軀干及四肢的肌肉,肌腱,關節(jié),韌帶等深層組織,所以又叫深層感覺。
? 方向感差 ,容易走失、迷路;
? 條理性不強;
? 害怕旋轉、跳動游戲,閉上眼睛容易摔倒;
? 站無站姿、坐無坐相,容易駝背、近視;
? 走路容易摔倒;
? 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翻滾、騎車、拍球等;
? 說話磕磕絆絆,不成句。
本體覺的重要性
兒童在學習上有賴感官活動與肢體動作的協(xié)調,肢體運動能夠啟發(fā)兒童的外部感官經(jīng)驗及身體內部的感覺經(jīng)驗與記憶,使兒童在愉快的情緒及身心平衡的狀況下大幅提升注意力、記憶力且激發(fā)其學習動力。
本體覺能夠改善兒童固執(zhí)的想法和固著的行為,促進調適的神經(jīng)功能、彈性有變通的思考方式,能夠提升兒童挫折忍受度,減少憂慮、緊張及害怕的情緒,促進兒童自我調節(jié)的功能。
在團體活動中,本體覺能夠幫助幼兒與同伴有良好互動,大肌肉與小肌肉動作協(xié)調,提升專注力,對于老師的指令能專注地完成并動作流暢地做出來,與同伴間能夠彼此互相合作。
當本體覺發(fā)展良好,則在肌肉與出力運動協(xié)調上能讓身體放松,讓大腦冷靜、情緒穩(wěn)定,孩子解決問題時便不會沖動行事。
動作是促進感覺統(tǒng)合發(fā)展最主要的途徑,肌肉正常收縮、關節(jié)自由活動等,可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狀態(tài),增進本體覺的輸人,有助情緒的正向發(fā)展,因此也會影響個體視覺及身體空間概念的發(fā)展,影響計劃活動的能力。如果本體覺發(fā)展良好,兒童可以在生活自理上進步,例如穿衣、脫鞋等,幫助幼兒培養(yǎng)自我管理和自動自發(fā)的能力。
本體覺是自信心之本。本體覺是機體對來自自身信息的一種感覺能力,如果不能很好的發(fā)展,對孩子的自信心會有很大的挫敗感,很容易產生自我否定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