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01
訓練抬頭
1、對頭向后仰者:
要壓著雙肩并扶他的頭前傾。 對坐位兒童頭后背者,將他的兩上臂放前,按他的胸部使他的頭傾向前,將他的雙下肢入在你張開的雙膝上,使他雙髖屈曲。
2、對不能抬頭者:
從仰臥位拉起時頭會向后垂,應扶住他的雙肩慢慢的抱起來。當你扶起時使他的頭轉向一側,會幫助他的頭向前豎起。 在其胸下置放小枕頭,或毛巾卷令其俯臥上,用聲音逗他,使他一點點抬頭,逐漸增加其保持時間。
02
訓練支撐抬起
因為只有獲得支撐功能后,才能自己坐起來并進行四爬動作,所以為重要訓練內容之一。
-肘立位,如果髖關節(jié)屈曲和腰部上抬,可以從上方壓臂部使髖關節(jié)伸展。
-腕立位時關節(jié)伸展力不足者,可以從前方或后方來給予保持支撐。 使之保持腕立位耐力,可以在胸下墊上枕頭。應注意兩肩對稱支撐,和一定要手指伸展開,胸癱病兒常握拳,特別拇指一伸,其他四指就會伸展。
訓練單肘或雙肘支持體重。年長兒家長可用手抬起兩下肢叫他用單臂支持體重,對痙攣性腦癱可兩股伸展、開大,保持兩下肢外旋位來做。
爬伏在大球上,按住腰部向后滾,小兒則會抬起頭部,腰部彎曲挺起胸來;如球向前滾,則會做出兩臂伸展支撐,兩手支地的保護性支撐動作來。為了提高上肢支撐能力,可逐漸誘導孩子四肢著地負重。早期家長可幫助固定雙肘關節(jié),或在后面固定骨盆,在穩(wěn)定的基礎上讓患兒前后擺動。
03
訓練翻身
翻身主要靠頭有力的挺起,肘的支撐和身體扭轉充分來完成。使小兒仰臥或側臥在大毛巾、大浴巾、吊床上,使之傾斜翻身。 仰臥位,向反對側充分屈曲一側膝關節(jié),或向反對側伸展上肢,直到能翻過來。
對肢體緊張兒童,先將他后臀抬離地面,用手握其手足卷成像個球,從一邊滾向另一邊,使他的身體放松,可左右翻滾。訓練他從側臥位翻身,活動他的腿,扭動他的身體。同時握住前臂 鼓勵他轉頭并將前臂轉過來。
04
訓練坐
將他雙腿分開坐在你的膝上,活動你的膝,使他輕輕向一邊傾斜,鼓勵他穩(wěn)住自己?;蛳蛳聣鹤∷捏y部幫助他坐起,將他傾向另一邊。從后方握住其髖部,輕輕將他推向一邊,讓他把握自己,向不同方向轉身坐。將他向另一邊傾斜,向一邊側坐。鼓勵他用一只手向不同方向伸。幫助其另一只手伸直,使他能支撐自己。
05
坐穩(wěn)與椅子選擇
坐不穩(wěn)時可以叫他盤上腿坐,使身體前傾,坐時腰要伸直。盤腿坐對痙攣型髖關節(jié)劈開不良者有好處。如果他太軟,可用一只手扶著他的胸部,另一只手扶著腰部坐。對手足徐動型有好處。
對大一些兒童可將他雙膝伸直,坐在你的腿上。為了讓他的背伸直,握住他的髖部,往下按壓。如果孩子肌張力很高,家長可在孩子背后盡量使髖關節(jié)前屈,如果膝關節(jié)同時有屈曲時,需用雙手從孩子腋下伸出固定膝關節(jié)使雙下肢伸直。
孩子可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椅子高度為:髖關節(jié),膝、踝關節(jié)均屈曲90 ,雙足均能著地為標準。如頭和身體不能控制時,可制做帶扶手的椅子,以預防肩向后撒和兩腿過度外展。
訓練移動與行走
人類移動是在各種運動功能的配合下,有節(jié)奏的完成的。如果缺少基礎能力,四爬姿勢異常,行走時也會出現奇怪的步態(tài)。因此理解和運用下述三種能力,對兒童訓練是有利的:
姿勢調節(jié)能力:受強力推動傾斜時,會瞬間用手支撐,防止頭、臉受傷,發(fā)揮保護作用。
抬起的能力:從腹爬到肘支撐抬起上半身,發(fā)展為以手臂支持體重,使頭離地抬起,并進一步曲膝四爬,抓站,都是為站立、行走做準備。
關心周圍事物活動能力:人要接受環(huán)境,通過感覺器官刺激而促進發(fā)育。從追視開始,繼之伸手抓物,翻身,四爬前進取物,抓站扶走,達到身心發(fā)育。三種能力互相嵌合而完成一訓運動。以爬為例,按月齡要完成腹爬、四爬、膝立等動作,給站立和行走做準備。
07
訓練向前爬
選容易回轉的場地,使之俯臥,將玩具離開他擺放,叫其用一只手去抓,如果同側下肢不能屈曲,要幫助進行。開始時擺晃玩具逗引,再調向反方向叫他捉取。翻身完了時,輕輕按體,來限制其移動。
如能完成腹爬動作后,拉長距離,用發(fā)聲玩具或活動玩具引逗,作伸手捉取游戲。能爬動時,移動玩具向前,并幫助其屈曲膝部,叫小兒蹬幫助者手掌,來向前爬進。緊緊握住足跟,足尖向外的使下肢外旋,誘發(fā)其屈曲。接著用手掌頂足底叫他強蹬,相應的兩肘交替的前進。
08
訓練跪立
孩子由于平衡能力差,再加上屈肌緊張,坐位時常將臀部放在兩小腿上,對于這種異常姿勢,家長應要求孩子雙膝內收并攏,使軀干與大腿形成直線。開始時家長可在其后面固定骨盆,逐漸可讓孩子自己跪在桌前。最后,達到自己能控制髂關節(jié)形成直跪姿勢,為獨自站立打下基礎。
母親示范都小兒跪立,開始教小兒扶手膝立,漸漸松開手。此時兩手必須伸向側方。注意臀部不要后突,髖關節(jié)充分的伸展。
父親利用手和左膝來按住臀部和壓住孩子的小腿,使髖關節(jié)不屈曲和臀部后突。 鍛煉伸膝可讓小兒坐在床邊,或高椅上伸腿,在腳背上放上熊貓或人型,枕頭等東西,叫孩子伸膝抬腳不掉下來玩,努力鼓勵其向上抬起。或母親用手按,稍加抵抗,練習叫其伸時負責做屈伸動作。
09
訓練立起和站立
要想站立,必須學會使用腿部肌肉,尤其是臀部、膝部的伸肌,腿肚子肌肉用力,將支持上半身重量的重心線放在兩足之間。
蹲位和坐位站起來,可叫他坐在小凳上,在前方扶住膝蓋,注意矯正尖足和剪刀腿,叫他練習站立,可以訓練立位平衡,下肢的隨意性,以及矯正痙攣型腦癱的剪刀步、尖足。抓立、或扶著臺子站、體驗立位的感覺。幫助者可扶臀部幫助保持平衡,鼓勵不要害怕。
再練習一只手抓站、或兩手交替去拿玩具,慢慢練習在交替時使支持的手撒開。僅能站還不夠,一定要學會自己站起來。叫小兒先坐在凳子上,固定膝部反復做起立訓練,從幾秒鐘到幾分鐘。同時換凳子和木箱,擺兒童喜愛的玩具,叫他站立去拿取。
10
訓練邁步
訓練小兒各方的支持反應,可從后邊輕輕支持膝部,向前、后、左、右大的擺動,使身體保持平衡。并訓練足跟能移動,站時立穩(wěn)足跟著地。立位平衡的練習,前移時重心在足跟,后移時抬起足尖,保持平衡。
邁步時,體重先移向一只腳而破壞了平衡,使另一只腳邁出一步。所以先要有一條腿承擔體重的準備,重心前移,同時另一腳邁出。步行時反復練習,也要訓練向側方、后方邁出。
11
訓練單膝、單腿立
單腿立時常常上半身橫倒。使側臥、在肋腹部放一寬枕頭,或用被墊側臥。然后按住腰部,使其自己和向上劈開大腿,不能幫助來做,一手按腰,一手向上抬腿劈開,可以鍛煉腹橫肌,劈腿肌,有助邁步。
腦癱兒童單腿立時,內收肌比外展肌更起作用,使軀體失去平衡而傾斜。所以幫助者要支持骨盆,來訓練外展肌。單膝立的幫助方法是讓患兒單膝跪地,幫助者可用雙手扶穩(wěn)另一條腿立起,這樣可訓練左右下肢的分離,下肢各肌的分離以及外展肌功能。
前后邁步立位的訓練為幫助者用手固定住和回旋骨盆,同時使患兒左右腳邁步,前后的移動重心使之體會移動的感覺。同時使之單腿前邁和單腿保持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