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說到情緒的管理和控制,更多的指的是一些關于負性情緒我們?nèi)绾稳ス芾?,如何去控制。比如說傷心、難過、生氣啊、憤怒啊、焦慮啊等等。
人們潛在的會把這些情緒呢當作是負性情緒當做是壞的,而人們的會把高興、愉悅、興奮,開心、快樂呀、這些請當做正性情緒當做是好的。其實,無論是正性情緒也好負性情緒也罷,他都是人與生俱來生的一種本能反應。反映的是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的關系。說的再直接一些,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內(nèi)心需要,得到滿足了你就會產(chǎn)生正性情緒,而如果你的內(nèi)心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就會產(chǎn)生負性情緒,情緒只是你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的一個標志而已。
西方心理學里邊呢,會把人的情緒分為原始情緒和負性情緒,原始情緒呢有分了四種叫喜、怒、哀、懼。所以原始情緒也就是說人與生俱來都有的,每個正常人都會有這種反應的情緒。那么中國古代也會把情緒分為七種。分別是喜、怒、哀、思、悲、恐、驚。
在心理學里邊對情緒的定義很簡單,他是以人的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這就是那個成語七情六欲里邊的七情的意思。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外國還是中國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我們都會在表達人的情緒當中,把正性情緒和負性情緒放到一塊兒,因為他們都是人類的正常反應沒有好壞之分。
但無論如何負性情緒的出現(xiàn)都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而且如果處理不當?shù)脑捘?,就會誤人誤己。歷史上的確會有些人,因為自己的負性情緒害了自己害了別人,比如說張飛,當他的結義兄弟關于羽被人害了以后他特別的憤怒,然后把這種憤怒宣泄到了自己的部下身上,結果導致了自己的部下把他給殺害了。那張飛呢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憤怒引來了殺身之禍。三國演義當中還有一個人就是周瑜他因為沒有控制住自己的嫉妒,導致了被諸葛亮一次又一次的給氣倒,結果吐血而亡,那么周瑜也是因為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導致自己的病情加重,最后不治身亡。那后世還有一個吳三桂更是出名了,沖冠一怒為紅顏導致了江山改變王朝的更迭。那這些呢都是沒有處理好自己的負性情緒給自己帶來影響的典型的人物。像普羅大眾我就更不用說了。
當然了也有正面典型,比如說韓信,當年在受到胯下之辱的時候,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沒有發(fā)作,從而成就了一代名將之路。劉備在煮酒論英雄的時候,被曹操的話嚇住了,但是他也控制住自己內(nèi)心的害怕和擔心,最終和曹操平起平坐三分天下。近代歷史上還有非常著名的人物就是我們的改革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先生。毛主席評價他說綿里藏針,他也經(jīng)歷過三起三下的波動的政治經(jīng)歷,但是這一切都沒有影響到他的情緒。這些人哪都是沒有讓負性情緒影響自己的典型代表人物。
成年人的情緒的確比較復雜,來自于兩個方面,有意識層面的有潛意識層面的。比如說過去的人生經(jīng)歷給自己帶來的影響。有可能潛意識層面。而在生活當中發(fā)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產(chǎn)生的各種擾動,那就有可能屬于意識層面。那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的情緒的到?jīng)]有那么復雜,大多數(shù)都是顯性的和直接的。那么如何更好的幫助孩子去了解自己的情緒,從而可以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呢。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八種辦,通過這八種辦法,我們就可以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要想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緒,那首先得了解自己的情緒是什么,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認知自己的情緒。
你首先要識別出自己是什么樣的一個情緒,才能夠讓自己不沉浸其中,如果一直混沌著難過著,如果你一直只說我可不舒服,我可不爽,可是說不出來怎么個不舒服,怎么個不爽,那這種不舒服,到底是傷心呢?委屈呢?生氣呢?抱怨呢?嫉妒呢?我們要把它做一個區(qū)分。因此,成年人想幫助孩子管理情緒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要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那我們只要發(fā)現(xiàn)孩子有的情緒之后。無論是正性的還是負性的,我們都要在第一時間去幫助孩子分析和辨別。在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當正性情緒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可以當時就去幫他區(qū)分和辨別。比如說。你現(xiàn)在是不是很開心呢?現(xiàn)在是不是可高興?。?/span>現(xiàn)在是不是可激動???或者你是不是很驕傲很自豪啊!那么當時的反應就會讓孩子很容易產(chǎn)生共鳴。可是如果當孩子出現(xiàn)的是負性情緒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學會趁涼打鐵。那就是說不要在孩子出現(xiàn)負性情緒的當下,就去區(qū)分和辨別比如說。你錢包里少了十塊錢呢有點猜疑有可能是孩子拿的。然后你去問孩子說,這錢是不是你拿的呀?孩子一下就激動起來了,我才沒拿錢呢,你憑啥說我是拿的呀?你有什么證據(jù)呀?然后的話就開始跟你吵。這個時候你要去跟他說說哎呀你現(xiàn)在是不是有點委屈?。?/span>你現(xiàn)在是不是覺得自己被冤枉了呀?這話是沒有用的。他根本不會理會什么委屈不委屈冤枉不冤枉,他只會沉浸在自己的情緒當中向你表達憤怒和不滿,那這個時候的話呢幫助孩子辨別情緒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應該學會趁涼打鐵也就是說等過后再跟他去做區(qū)分。到第二天了,真的有可能是到第三天了,你去問他唄!昨天或者前天發(fā)生的那個事兒,是不是當時讓你覺得有些委屈?有些生氣啊才讓你對我說話聲音那么大呀?那么在這個時候的話呢就很容易達成一致的判斷和區(qū)分。所以對于正性情緒和負性情緒,我們做區(qū)分和辨別的時間點要把握準確。
孩子能夠識別的情緒越多,他就越能夠清晰的表達出來。而準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只是處理情緒的開端。能表達才能溝通,能溝通怎么想辦法解決。甚至有的時候只需要把這種情緒表達出來,問題就可能因人而解了。因此,第一步很重要,就是要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認實自己的情緒,區(qū)分和鑒別自己的情緒到底屬于什么樣類型的。因此在生活當中,要幫助孩子積累表達感受的詞語,比如說當孩子被作業(yè)難住的時候,我們可以對孩子說你現(xiàn)在是不是挺郁悶的?這道題的確挺難的。當孩子被人欺負的時候我們可以說她這么對待你是不是讓你很傷心?所有的這些區(qū)分都能夠幫助孩子慢慢的去了解和澄清自己內(nèi)心的產(chǎn)生的情緒,給他貼一個合理的標簽。那么,在以后的時候呢出現(xiàn)類似的感受時,就會幫助孩子適當?shù)谋磉_出來。我們還可以告訴孩子一些有關于感受的身體反應。那孩子了解到,當遭遇某種情緒的時候,身體的反應有可能會是什么樣,比如說人在害羞的時候呢可能臉會變紅。生氣或者憤怒的時候呢,會有咬牙切齒握緊拳頭的表現(xiàn)。低著頭,不說話的時候有可能會是沮喪,而高興的時候會微笑,疑惑的時候會皺起眉頭等等等等,我們可以通過這種外在的行為表現(xiàn)。和身體反應來增加孩子識別情緒的概念。那么這種身體的反應不光是幫助孩子識別自己的情緒,同時也更有可能幫助孩子識別別人的情緒。
當然,還可以通過視覺化的信息來幫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比如說繪本,比如說視頻照片,圖片動畫等等。這些材料呢可以告訴孩子別人經(jīng)歷的不同感受,比如說這張圖片中的這個阿姨手機丟了,你看他的眼睛里邊都是眼淚??!眼淚都快要掉下來了,此時此刻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呢?會不會是很傷心呢?或者說你看到電視機里就這個小朋友找不到爸爸媽媽了她為什么哭了呀?是不是因為害怕了呀?小明的奶奶走了?小明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呢?會很難過呢,等等。這些圖片,這些是句話的信息以及通過這些載體跟孩子的互動都可以增加孩子的情緒的認知。而生活當中的這些場景,也都是隨處可見。我們可以在生活當中利用各種各樣的場景,教孩子通過觀察來體驗情緒。比如說通過觀察別人的面部表情和身體語言來識別別人的感受。在超市當中我們正在排隊,突然有個人到前面去插隊去了,插隊以后呢會導致別人的不舒服,我們可以讓孩子去看,說你看看我那個插隊的人是不是有點不好意思呀?他為什么會插隊呀?為什么明知道插隊不好還要這么做呢,他也沒可能是在趕時間呢?那些被插隊的人會不會有些生氣啊?你看他臉上表情是不是不耐煩呢?等等。
最后我們還可以通過游戲尋找各種機會,讓孩子嘗試著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當然既可以利用真實場景也可以通過玩游戲的方式來進行。假如家里金魚缸里面的金魚不幸死了以后,被孩子看到了。除了我們表示遺憾之外,我們當然可以借助這個機會問孩子說此時此刻你的感受是什么呢?看到生命離我們而去了會有些傷心呢?再比如說。我們會跟孩子。見真實的場景去做溝通。如果弟弟動了你房間里的東西,你會不會生氣呢?那如果弟弟做了什么事情你會開心會高興呢?假如有一天,你在學校里邊表現(xiàn)的好老師給了你很多朵小紅花,你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呢?會是開心呢?還是興奮呢,還是激動呢等等,這種描述就可以幫助孩子有效的識別情緒。假設性的描述不但可以幫助孩子有效識別情緒,更有可能作為一個情緒的預演。能夠幫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真的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的時候, 他就會有心理準備,他就會曾經(jīng)有過體驗知道這叫什么?甚至因為取締避害的本能選擇更容易做出恰當?shù)男袨椤?/span>當他體驗到表現(xiàn)好,有可能帶來的老師的獎勵,進而獲得的快感。之后他就會更愿意為了快樂的感覺,而且努力的讓老師知道。而如果他體驗過撒謊會被爸爸媽媽批評,而不高興的時候。那么在未來的生活當中就可能避免撒謊,不誠實等等,這種行為表現(xiàn)的出現(xiàn)。
管理情緒的第二個辦法呢,就是要多跟孩子一起品味美好的事物。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說一個人的眼睛,只能看見他想看見的東西。其實這句話反過來說也就意味著,一個人看見什么東西越多,就會越受這一類外界事物實務所帶來的影響更大。
有這么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對美國雙胞胎男孩的故事,這對雙胞胎兄弟都是八九歲的樣子,雖然說沒出生沒差幾分鐘,但是性格脾氣是完全不一樣,老大呢是活潑好動天天上躥下跳的。天天不安生父母很發(fā)愁,總是希望老大們安順一些老二呢。倒是挺安生的。可是安生的也太過分了一點,天天在家里面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愁眉不展的,父母也可發(fā)愁說這孩子要是活潑點就好了。哎!你說這倆孩子性格要是加一塊兒平均一下就完美了。性格沒法平均,父母呢就一直很煩惱。那我們都知道西方的會過圣誕節(jié)圣誕節(jié)的頭天晚上的叫平安夜。這平安夜的晚上有一個風俗。就是父母呢,要在孩子睡著的時候把給孩子買的禮物,放到襪子里面。然后偷偷的放到孩子是要的房間。怎么第二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告訴孩子說這是圣誕老人送你的禮物,有什么風俗。我父母的他們就想在禮物上做些手腳。怎么做手腳呢?她在老大的房間里邊放了一堆牛糞,父母是這么盤算的。當?shù)诙煸缟侠洗笃饋砜吹竭@個牛糞的時候肯定會不開心會很郁悶。這個時候父母就可以告訴他說。都是因為你天天太鬧騰了啊所以說圣誕老人就沒有給你禮物,你要是安上一點兒說不定就會有禮物了。這老二的房間里邊呢,放了雙幅的玩具,也就是說把給兄弟倆買的玩具全部都給老二了,心想老二如果明天早上看到這么多的玩具肯定會很開心很快樂,就會活潑一些。
那父母就這么做,第二天早上照慣例,父母呢要去孩子的房間給孩子說圣誕快樂。先去老大的房間還沒有到那兒呢就聽到里面乒乓亂響,父母心想壞了,這孩子肯定是看到牛糞生氣了,趕快推開門一看!發(fā)現(xiàn)這孩子穿著睡衣圍著牛糞又跳笑又唱又叫,父母很奇怪?。?/span>趕快摸摸頭額頭咋回事了氣迷了,孩子又拉著他們的手很幸福的說,爸爸媽媽我告訴你一個天大的秘密。啥秘密呀!圣誕老人騎的不是鹿圣誕老人騎的是牛。為啥呀!說到這我們都知道這個西方神話當中的圣誕老人是架著的是訓鹿車送圣誕禮物的。圣誕老人騎的是牛為啥呀!因為他要其馴鹿的話應該留著之鹿糞才對,我見過鹿糞都是小顆粒,我這玩意這么大一坨是牛糞。所以圣誕老人應該騎的是牛。而且我告訴你們這個圣誕老人還沒有走多遠呢,你咋知道她寶貝兒,我剛摸了摸呢么牛糞還是熱的。我要把這個消息告訴給我的好朋友們?nèi)プ屗麄円粔K兒來看一看圣誕老人留的牛糞。說完之后,穿著睡衣就跑出去了。
這父母很無語??!可想而知這個圣誕節(jié)會過成什么樣,一幫小孩圍著牛糞有跳有笑的搖頭很無奈,又去老二的房間到那兒一看更奇怪了,為什么呢?老二做的正哭呢。父母就問他寶貝,為啥還不開心呀!這么多玩具干嘛還要哭啊,這老二了就眼淚汪汪地看著他們說爸爸媽媽,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的玩具,你說我該玩哪個好。而且一會兒小朋友來找我玩,跟我借玩具玩兒,我是借給他們呢,還是不借給他們呢。這么多的新玩具,我還沒有玩呢,我憑什么讓他們先玩兒。再說了,萬一他們玩壞了怎么辦?可是我要是不借給他們玩兒,他們以后生我氣了,不跟我玩兒了怎么辦?爸爸媽媽!你們說我到底該怎么辦?父母更無語。其實你會發(fā)現(xiàn)快樂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獲得和提高的。一個具備這樣能力的人在任何環(huán)境下都可以找到讓自己開心讓自己快樂的理由。可是一個不具備這種能力的人,你就是把金山銀山對著他面前,他都可以找到讓自己傷心痛苦的借口。
因此,如果父母能夠在生活當中經(jīng)常地幫助孩子去體驗那些美好的積極的事物,甚至有可能在父親的消極的事物當中找到積極樂觀的意義來,當我們不斷地給孩子傳遞這樣信息的時候,孩子看到正性情緒,看到積極的陽光的一面的概率就會增加。比如說放學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夕陽,當夕陽映入我們眼簾的時候,我們當然有可能會感慨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但是我們也有安全可以去看到粉紅色的或者金黃色夕陽而由衷的感慨,粉紅色的夕陽是多么的可愛,而金黃色西洋路是多么的大氣。
下午去和孩子一塊兒走路的時候路上都是冰很滑,一路走得很艱辛。我們也會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抱怨。不然這個路太滑了!太不好走了!老天怎么會下雪呢?但是我們完全也有第二個選擇。就是開心咯!我們告訴孩子說哎你看這條路是不是跟以前不一樣了?來我們滑著走走,我們換一種以前從來沒有走過的走法兒走走。看一看比一比再滑的過程當中,誰能夠又穩(wěn)又快不摔倒呢?
而且我們還可以不斷的觀察周圍的事物,比如說,你看旁邊的樹木上那個雪像不像棉花糖??!平常的時候我們是看不到這樣的場景的。我們還可以感受腳下的冰把它踩碎或者把它拿起來,去做各種剛游戲,這就是兩種不同的選擇,有可能帶來的兩種不同的情緒。
早上出門去上班。剛沒走幾步就踩到了一泡狗屎,不知道是誰家在溜狗的時候小狗拉的便便。我們當然也會有兩種反應。第一種反應就是抱怨指責生氣咯!誰這么不講公德小狗拉的便便都不知道清理太倒霉了?大早上的就出門踩到泡狗屎,如果真的這么想的話,我們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呢?我們當然郁悶。我們帶著郁悶的和沮喪的心情到了單位,我們這幾天過得怎么樣呢?可想而只,當然,我們還會有第二個選擇的!剛出門沒走幾步踩到了一泡狗屎,我一看我的天吶!這大早上一出門就碰到這種事情,難道這意味著我今天會走狗屎運。哎!我要去買張彩票??!這么小概率的事情都能夠被我碰到是不是意味著買彩票也更容易中獎呢?我就去彩票店買了張兩塊錢的彩票,看看我的運氣是不是真的這么好?到我懷揣著這張彩票去上班的時候,我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呢?我的心情一定是期待的,甚至有點小興奮。
當我們用這種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當中出現(xiàn)的一些事情的時候,當我們把這種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傳遞給孩子的時候,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孩子的生活又會有個什么樣的變化呢?所以,當我們具備了在生活中,在任何事情的發(fā)展的過程當中,都能夠找到積極的正性的意義的能力的話,那么我們的孩子也就能夠更多的看到積極產(chǎn)生正性情緒,更何況生活當中本來就許多美好的事物,我們也完全可以讓孩子去分享,比如說美好的食物,比如說美好的景色,比如說玩耍的快樂等等。那么,這些都可以去在跟孩子討論的時候。加以強化加以放大。
那管控情緒的第三個方法呢,就是隨時隨地的去肯定正行的正向的性格和品格。
我們平常的會看到一些孩子的缺點和不足。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他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當我們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不遺余力的及時的馬上的立刻的告訴孩子。而當我們發(fā)現(xiàn)了缺點和不足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婉轉的柔和的去提醒孩子。所謂揚長避短重點是在揚長。當我們對孩子的長處和優(yōu)點關注的更多的時候。人的注意力也就是能量的聚集場,那么孩子的優(yōu)勢和長處呢,也就會因為我們的關注和強化兒發(fā)展的越來越好。甚至對于某些不良行為,我們在指出其缺點和不足的時候也可以一分為二的去看待問題呀!去看到的優(yōu)勢。以及他的劣勢。比如說一個孩子打架,打架當然不對,可是在這個不對的背后,有沒有勇敢、有沒有仗義、有沒有講義氣呢,有的孩子懦弱遇到問題有可能臨陣退縮,那么這個臨陣退縮的背后,除了懦弱之外難道我們沒有從這當中看到孩子的對自己名譽的珍惜嗎?難道不能看到他對自己的自我保護嗎?難道不能看到他性格當中的謹慎嗎?所以如果父母能經(jīng)常的及時的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和長處加以強化和推動,對孩子的缺點和不足作以溫和的提醒,那么孩子就有可能產(chǎn)生正向的性格和品格,如果父母能夠進一步在不足和缺點當中一旦發(fā)現(xiàn)積極正向的品格來那么對孩子影響巨大。
管控情緒的第四個方法呢,就是培養(yǎng)興趣愛好。
我曾經(jīng)做過調(diào)查。在課堂上我問所有的學員說,如果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你會用什么方法來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緒。不同的有不同的回答,比如說健身有人說聊天兒,有人說看電影呀,聽音樂呀!睡覺啊!逛街??!購物呀等等等等。接下來我有問。用過十種以上不同的方式來條結果自己情緒的請舉手,沒有一個人舉手。我在問你用過五種以上的方法來調(diào)整自己情緒的有這樣經(jīng)歷的請舉手寥寥無幾。三種以上的也是屈指可數(shù)。那這說明什么?其實一個人調(diào)整自己情緒的能力和他使用方式的數(shù)量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他排解自己不良情緒的方式越多。排解負面情緒的能力就越強大。所以培養(yǎng)興趣愛好這件事情,對于管控自己的情緒來說,它的好處怎么強調(diào)都不過分,這里有兩個好處,第一可以轉移注意力,因為你的興趣愛好越多。你的注意力的方向就越多。你對自己的情緒的梳理和管理的能力就會越好,越從越游刃有余。第二興趣愛好本身就能增加快地兒快感的出現(xiàn)一定會積壓負性的情緒。心理學家也發(fā)現(xiàn)一個有著成熟的興趣愛好的人,他對新事物會更感興趣學習能力也會更強。而興趣愛好的作用,除了增加智力陶冶情操休閑等等,還會象一個新生的朋友一樣。然而在不同的時候都愿意去跟她去分享跟他去傾訴。關鍵他還能夠給人提供一個新的身份,讓一個人有更豐富的人生體驗。比如,如果你是一個老師,你站在教室的講臺上面你就是教師的身份,可是如果回到家里邊。那么你就有可能是一個廚藝高手,你更希望的是別人看到你炒菜的美妙,這個時候,廚藝大師這個身份可能更能夠給你帶來快樂。而且興趣愛好還能夠提供給我們一個讓我們能全身心的投入做事情的機會。這種投入的感覺也是非常寶貴的是一個快樂的重要來源。尤其是那種需要付出一點努力才能達到最終結果的,達到成就的那種行為,那種興趣。所帶來的快感,更是無與綸比的,就是我們所說的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因此,當我們在給孩子提供一些比較新奇的可能性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到一個難度。也就是說,你所做的事情的難度應該和你的水平正好是相當或者是比值各難度稍微高那么一點點。到我們給孩子提供這些稍微有些挑戰(zhàn)的事情的時候,他的投入的全身貫注的投入之后所帶來的那種愉悅感。那一定是美好的,讓他去之若騖欲罷不能的。
管控情緒的第五個方法呢,就是接受并翻譯孩子的消極情緒。
我們前面反復強調(diào)過的所謂的接納情緒呀!管理情緒呀!更多的指的是對消極情緒的接納和管理。
那如何去接納,接納的前提是你先得去理解,沒有理解就不可能結納。很多人會把忍受當接納。說孩子發(fā)火的時候,她咬著牙對自己說,我不跟他吵。不跟他計較,我不懂得告訴自己說,這是我的親孩子這是我的親孩子,這是我生的,這是我生的,我不能說我就是不能生氣。好,好像似乎當時就沒有生氣了。他以為這就是接納孩子的負性情緒,其實這完全是個誤會。這不叫接納,這連接受都算不上這充其量只能稱之為忍受。這種忍受是會憋出內(nèi)傷的。這種忍受會把在此時此刻積累的負性情緒,在其他地方面對其他人發(fā)泄出來。
這就是我們之前所提到過的一個詞的題踢效應。其實對于孩子的父親情緒,我們不要去否認也不要去壓制和貶低。更不要去告訴孩子說,這有什么可怕的呢?你怎么因為這個而生氣呢?你不應該感到失望??!等等等等。我們要做的事情,其實就是要幫助孩子去接受和識別這些情緒。識別這些情緒背后的積極意義。可是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挺難的,為什么呢?因為孩子發(fā)脾氣的時候,大人總會生氣,而大人生氣的潛臺詞就是孩子發(fā)脾氣不都是因為我自己做的不夠好嗎? 所以大人生氣,更多只因為通過孩子的生氣讓自己感受到了自我價值感的被否定,而帶來的本能反應。所以在孩子出現(xiàn)負性情緒的時候,家長們往往很難淡定,他們會引發(fā)激烈的連鎖反應,他們就會開始跟孩子嘮嘮你怎么敢這么跟我說話?你怎么能這么對我?你長多大才能學會什么什么東西?。?/span>你咋天天這么多麻煩事兒??!等等等等。那你想?。?/span>大人都這么情緒激動,怎么可能會顧及孩子的情緒呢?大人的狀態(tài)都是這么不穩(wěn)定,又怎么可能指望孩子平和下來?所以爸爸媽媽呢,一定要先學會理解孩子的情緒。然后再去翻譯孩子的情緒,最終才能接納孩子的情緒。比如說小孩子會有很多的行為愛好,讓成年人看不懂。比如說一個小寶貝每次出門的時候都會減一些樹葉啊石頭??!那么這些東西的但人看起來是平淡無奇的沒有任何新鮮之處的,但孩子們卻視若珍寶。而且還專門找了一個盒子來裝它。她的奶奶呢比較愛干凈,看不慣小孩子的這些行為,有一次趁大掃除的時候。奶奶呢就把小寶貝兒撿來的這些石頭啊輸液啊等等都徹底的清理出了家門扔進了垃圾箱,孩子回來之后去找自己的玩具箱找不到就問奶奶,去哪兒了?奶奶說我把它給扔了。奶奶認為這不就是一些破石頭破樹葉嗎?可是孩子卻不依不饒大哭大鬧起來。奶奶還挺委屈的說那玩意有什么好的呀?如果有什么呀?你要在想要的話,我隨便給你再找點不就行了嗎?外面不多的是嗎?那么多的石頭和樹葉。但是孩子就是不管不顧的跟奶奶鬧說你賠我,你賠我。奶奶的不屑一顧,孩子的氣的直哭,這個時候大人該怎么辦呢?其實作為爸爸媽媽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的情緒。理解情緒的什么?理解孩子情緒的來源呀 我們可以對孩子說寶貝兒,這些東西都是你辛辛苦苦撿來的對不對?有一次為了撿那塊石頭你還差點掉到水里的對不對?這么辛苦寫的東西當然會很珍惜了對不對?現(xiàn)在奶奶不小心把它弄丟了,所以說你會很傷心對不對?因此你才會哭才會讓奶奶陪你對不對?當我們這么說的時候,孩子一定會覺得自己的內(nèi)心的感受。被接納被理解,被允許碰一定會拼命的點頭說,就是就是。這個過程才叫對孩子的情緒的理解、翻譯和接納。然后我們可以告訴孩子說。爸爸認為你是一個非常細心的孩子,而且你有一雙特別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在別人看來是一片普通的樹葉和石頭,可是你卻從中間發(fā)現(xiàn)美發(fā)現(xiàn)快樂,這可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做到的,爸爸支持你繼續(xù)用你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和快樂好不好?那現(xiàn)在這些東西已經(jīng)沒有了,奶奶也不是故意的,而且奶奶也挺辛苦的,她為了咱們家做了很多事對不對?把家里變得更加干凈和整潔,幫你收拾玩具對不對?奶奶是不是很辛苦呀,那么爸爸會和奶奶商量以后不讓她隨便仍你的東西好不好?這個時候孩子一定會點頭說好的,那么我還可以繼續(xù)說,那么爸爸還答應你咱們下一次可以多撿一些美的好的東西好不好,孩子當然會點頭說好的,那我們繼續(xù)跟孩子溝通啊!說寶貝兒你想象一下,如果以后我們撿回來的東西越來越多,好玩兒的東西好看的東西越來越多的話,那些樹葉石頭啊越來越多的話,那你這個小箱子裝不下怎么辦呢?你要不要換一個大一點的箱子呀?你想換一個什么樣的大箱子呀?這個時候就會慢慢的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對未來更美好的場景的描述。那么此時此刻孩子的情緒就會慢慢的穩(wěn)定下。我們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一下剛才的描述,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做到的四點,第一點,我們接納了孩子的情緒認可了孩子的傷心和難過。第二點,我們幫助孩子看到了積極的人格特點,比如說細心,比如說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第三點,我們表達了立場。表達了對孩子的支持,同時也表達了對第三方的理解和體諒。最后,我們把目光轉向了未來。用未來更美好的場景來替代此時此刻不愉快的場景。通過注意力的轉移完成了情緒的轉移。
那管控情緒的第六個辦法呢,就是教會孩子一些處理消極情緒的技巧。
比如說宣泄法。所以宣泄版的就是找一些不會被破壞的對象來表達不滿呢,比如說沙發(fā)大戰(zhàn)呢,比如說枕頭大戰(zhàn)呢等等。我們家孩子呢。阿老二是個男孩四五歲。那孩子的荷爾蒙分泌的確是非常旺盛的。每次我想回到家,他都會想跟我玩一些非常激烈的肢體接觸的運動類的游戲。當然也有的情緒是有波動的生氣的時候也會也會踢呀打呀什么的?有時候對他奶奶踢,她媽媽踢的時候帶的媽媽是受不了的,那么這時我就會告訴我的孩子說,我說寶貝兒你不能對人踢你只能對墻踢。你要實在是想對人踢的話,只能對一個人踢他就是我,除了我之外,你不能對任何人踢。孩子在那之后的話呢,就是算出現(xiàn)了情緒性奮的時候。也會踢會打,但是踢和打的對象在我在家的時候呢只會指向我,我不在家的時候呢。他就真的會踢墻啊!踢凳子呀!但是從來再沒有踢過媽媽和奶奶了。 如果我們只是簡單粗暴的告訴孩子說不可以這樣,這樣做不對。那么其實就是在壓抑孩子的這種需求。當然了除了這種方式之外的話呢,我個人覺得更有效的方式是把它的之旺盛的精力導入到某種體育路上去,比如說跑步了,比如說散打啦!比如說游泳,拳擊呀或者說是籃球??!乒乓球??!都可以。但是呢因為在我們家的沒有更好的運動項目的一個疏導,所以說我就不得不承擔起了跟他玩兒這種肢體接觸的碰撞,甚至是比較激烈的活動的這個游戲。原則就一個就是一定要給正常的情緒留一個宣泄的通道和出口。 而且宣泄法并不光是踢呀打呀!或者說是一些這種肢體的運動??!有的時候去撕紙也可以呀!拿來一張紙那么拼命的去撕沒問題。或者說是傾訴法?。?/span>找人聊天?。?/span>沒人的時候可以自己寫些文字呀!或者對手機去錄一些音頻呢。對于這大的孩子來說都可以寫日記了畫畫兒的都可以,那么我們說這叫傾訴法,轉移法那就是出去??!看景色呀散步呀,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這九點類似于我們前面說的培養(yǎng)興趣愛好。最后一個就是運動法找一個體育路項目踢足球??!打羽毛球??!跑步啊!這些都可以,還有呢,就是呼吸法,通過練習呼吸,讓自己慢慢的安靜下來。當然,這種方法呢,對于大孩子是比較實用的。而對于小孩子,尤其是五六歲之前的小孩子是不太使用的。對于比較小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呢還是轉移。
管控情緒的第七個辦法就是交給時間。有句話說的好時間是處理一切傷痛的最好的良藥。
如果我們在使用前面幾種辦法時都不太嫻熟。或者又覺得太費事兒達不到效果,那就交給時間。給孩子一個自己去處理消極情緒的機會。即便如此,也比打壓下去拒絕孩子情緒,要對孩子的幫助大得多。因此完全在孩子即將出現(xiàn)情緒的時候離開,離開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很快就沒有情緒了。可是如果孩子真的生氣了或者發(fā)作起來了,爸爸媽媽再回來說點啥也不遲,或者什么也不用說摸摸他的頭給他擦擦淚,那怕只是靜靜的坐在旁邊,只要家長的情緒是穩(wěn)定的,孩子的情緒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就會慢慢的穩(wěn)定下來平和下來,以至呢就會恢復了,所以說交給時間未必不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在這過程當中也能形成孩子慢慢管控自己情緒的一種能力。
最后一條,第八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讓孩子體驗父母是如何管理自己情緒的。
如果父母自己的情緒是不穩(wěn)定的,經(jīng)常處在波動狀態(tài)喜怒無常的,那前面七條方法再怎么用也都可能是無效的。我們所說的身教重于言教指的就是,當孩子能夠從父母的身上感受到平和安定寧靜的力量的時候,你哪怕不用做到前面七條,孩子也能讓自己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我們用孩子能聽得懂的語言去分享自己的感受,提升孩子的情感和認知理解能力,而且也能夠在真實的場景當中讓孩子看到父母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我和愛人在家中呢,有的時候也會因為一些瑣事而發(fā)生爭,在爭執(zhí)的時候,有的時候會大聲說話。其實過后我們會反思這種表達情緒的方式,爭論的方式是不恰當?shù)?,甚至我們后來也會發(fā)現(xiàn)孩子有的時候說話聲音也會特別大,當然這和跟我們的表現(xiàn),以及對我們這種表現(xiàn)的模仿是有些關系的,因此,我就會在家里邊給我們家四口我們會商量一個原則。就是在我們的家庭當中,所有人都不能大聲說話,如果一旦有人大聲說話,其他三個人都有。權力和責任去提醒他,甚至對我可能給他一個小小的懲罰,比如說刮下鼻子呀!或者彈一下腦門兒啊等等。當我們把不大聲說話作為一個原則的時候,其實情緒帶來的傷害就會大大的減小。合理表達情緒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因為大聲說話是在宣泄情緒,而平和的說話的是在表達情緒。你說,我很生氣!當你在這么大聲說的時候你傳遞的就是生氣本身。可是如果你很平和地告訴對方說這件事讓我很生氣,這個時候你就是在表達情緒,而不是在宣泄情緒。所以讓孩子看到父母在這方面的努力和付出以及自己做到的一些事情。把自己放到和孩子公平平等的位置上來對待的時候。孩子的就更容易在情緒管控方面的能力有所增加。比如說。有一次我和我們家的孩子也就是四歲多的老二,我們一塊兒開車出去。他們喜歡坐在前面副駕駛這個位置上。但是按照交通規(guī)則,他是不可以坐在副駕上場的他只能坐在后面,但是他又想坐在前面。我們僵持了很長時間之后我就告訴他說。那你要坐前面的話,爸爸就沒法兒開車了,爸爸就沒法跟你一塊兒出去了。與爸爸擔心交警叔叔會罰我,而且也會擔心你的安全,孩子呢又想做的車外出,如實在拗不過我就賭著氣撅著嘴做后面。最后面之后呢,他一直在嘟囔。他在嘟囔什么呢?壞爸爸,我不要你了,壞爸爸你真壞,真是個壞爸爸。這個時候我不知道一般的家長會怎么做?我相信很多的父母的第一反應都是會生氣,你怎么能這樣說呢?不讓你坐在前面不也是為你好嘛啊!怎么會做很多的辯解?那當時我是對孩子這么說的我我一邊開車一邊對孩子說說寶貝,那你說爸爸是壞爸爸的話,那今天帶你出來的我是壞爸爸嗎?昨天給你講故事的爸爸呢?前兩天給你買好吃東西的那個爸爸呢?陪著你一塊兒玩兒游戲的爸爸呢?是不是都是壞爸爸呀?這個時候孩子就沉默了。我接著對他說,爸爸知道你之所以說我是壞爸爸,是因為你希望爸爸能夠答應你的你坐在前面,你希望爸爸能夠滿足你的愿望,當爸爸沒有滿足你愿望的時候,你覺得那個沒有滿足你愿望的爸爸是個壞爸爸,可是你心里邊兒一定會認為給你買好吃的東西的爸爸是好爸爸對不對?陪你一塊兒玩兒的爸爸是好爸爸對不對?那帶你出去的爸爸也是好爸爸對不對?你說爸爸是壞爸爸只是表達剛才你的不滿意對不對?因為你想坐前面爸爸沒有答應你是不是?在這個時候呢,孩子依然沒有說話,可是很明顯他的表情是平靜的。接著我又對孩子說,可是爸爸真的沒有辦法答應你的愿望呀!因為交警叔叔是會處罰我們的,這是原則。但是爸爸答應你一會兒回來之后的話呢,爸爸會繼續(xù)陪你玩游戲玩,我們玩的很開心快樂好不好?這時孩子的心情已經(jīng)明顯好轉。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當他在說話的時候我沒有生氣,我不但沒有因為他說我壞爸爸而生氣,我還告訴他我為什么不生氣,因為我知道區(qū)分,我知道其實在他生氣背后的真正的原因,是想要實現(xiàn)自己那個愿望的滿足。
現(xiàn)在我們回過頭來總結一下如何幫助孩子更好的進行情緒的管理和控制,一共有八個方面的內(nèi)容,首先第一步要幫助孩子認知自己的情緒,我們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去教會孩子如何識別自己的情緒低,幫助孩子積累表達感受的詞語詞匯豐富的達越充分。第二告訴孩子一些關于感受的身體反應,第三,利用一些視覺化的材料來幫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第四,教孩子通過觀察別人的表情或者肢體語言來識別別人的感受。第五,利用機會,讓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只要做到這五條就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去認知到自己的情緒。
提升孩子管控情緒能力的第二個方法呢,就是跟孩子一起去品味美好的事物。我們和孩子一塊兒品味美好事物的次數(shù)越多,我們?nèi)ゾ驮绞侨菀啄軌驇椭⒆印?/span>具備一雙發(fā)現(xiàn)快樂的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當孩子的日志模式和結構發(fā)生一些變化以后,孩子的眼睛就更容易看到那些美好的事物,從而讓情緒更容易得到這個新的積極的解讀。
那么增加孩子情緒的管控能力的第三個方法呢,就是隨時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我們不斷地告訴孩子身上的某些優(yōu)點,我們不斷地從孩子的偶爾都不足和缺陷當中找到積極的部分,看到孩子優(yōu)點的時候及時的不遺余力的全力以赴的夸獎,看到一些缺陷和不足的時候完整地表達,甚至從這種不足和缺陷當中找到積極的意義來。不斷的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隨時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的時候,孩子就會慢慢的受到這種強化的影響,從而也會更多的具備這些特質(zhì)。
那么提升孩子對情緒的管控能力的第四個方法就是培養(yǎng)更多的興趣愛好。提供投入做事的機會,興趣愛好越多那么好處也就越多。首先,它可以提供更豐富的轉移注意力的方向,其次興趣愛好本身就能夠帶來快感抵消負性情緒。
提升孩子情緒管控能力的第五個方法呢,就是要接受并翻譯孩子的消極情緒。我們所說的接受的前提,一定是帶心理解,沒有理解就沒有翻譯,沒有翻譯就沒有接受。其實任何的不良行為的背后,他一定會個積極的意義,所有的負性情緒的背后,也都有正向的積極的動機,比如說憤怒更多的是表達我需要力量感,而悲傷呢,表達的是需要愛和安慰。一個人在糾結的時候一定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結局是完美地可有擔心難以做到。一個人在膽怯的時候,往往是在增加自我保護。憎恨是因為內(nèi)心有強烈的是非善惡觀念。嫉妒呢是因為自己也想成為像他那樣的人,有些自卑是因為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而高傲有可能只是希望在困境當中也能保持一點尊嚴。當我們具備了這種翻譯和理解能力之后。,那么孩子表達的所有負性情緒,其實都可以轉化成一種積極的正性對孩子有可能帶來推動的一個機會。
提升孩子情緒管控能力的第六個辦法就是交給時間。給孩子一個自己處理消極情緒的機會。這樣的好處呢,是有可能的孩子自己內(nèi)心的某種能力,慢慢的萌發(fā)出來。
第七個辦法。那就是也可以教給孩子一些處理消極情緒的技巧,比如說宣泄法、傾訴法、呼吸法轉移法等等。
第八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如果想提升孩子對自己情緒的管控能力,那么作為父母首先要提升自己,對情緒的管理和控制能力,畢竟身教重于言教孩子從父母身上聽到的遠遠比不上他所看到的。那么,當孩子都看到父母能夠很好地管控自己的情緒的話,他就會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無論如何孩子對于父母來說,父母都是孩子未來幸福生活的比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