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3月4日,一名患有腦癱的淘寶店主“陸鴻”頻頻登上了微博熱搜,被央視評為“感動2022年度人物”他的人生經(jīng)歷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觸動了網(wǎng)友,被網(wǎng)友稱為“中國阿甘”。
在3月4日晚,央視聯(lián)合淘寶由“陸鴻”進行了一場購物直播,一天內(nèi)店鋪的商品銷量漲了30倍。他本人的電話也沒有停過,拜訪的人一波波趕到工廠,連鎮(zhèn)上的快遞員見了他都會笑著感嘆,“你現(xiàn)在真是出名了?!?/strong>
那么他是如何能走到今天的呢?
他的故事小編帶你來了解。
今年44歲的陸鴻,在不到1歲時因高燒引發(fā)中毒性腦炎,導致小腦指揮神經(jīng)失常(俗稱“腦癱”),說話吐字不清、手腳不聽指揮,為此他從小受了很多冷眼和嘲笑。 為了將來能有一份工作,陸鴻的父母讓他讀了一所可以包分配的職高。沒想到職高畢業(yè)后,原先分配的工廠不接收他。他自己找工作也接連碰壁,甚至在工廠門口就被門衛(wèi)當成要飯的,往他喝水的紙杯里投了一毛錢。 生計無處可尋,連家里的“頂梁柱”父親也突然病倒。家里的積蓄漸漸花光,父親原想放棄治療,把錢留給陸鴻,卻被他的母親堅定拒絕,“他是個殘疾人,你是家里的頂梁柱?!?/p> 這句話刺痛了陸鴻,也讓他驚醒:我要證明我不是沒用的人! 父親走后,他跟著鄰鎮(zhèn)的叔叔學敲白鐵,當時鎮(zhèn)上有個殘障人士叫“小四”,別人就管他叫“小六”,意思是他倆是一對傻兄弟。后來,他決定自己單干,在路邊修過自行車、擺過地攤,幾年后他又張羅著開店,電話亭、碟片店、網(wǎng)吧……盡管雙手不聽使喚,他的頭腦卻很靈,一直緊跟著時代,用一臺二手電腦自學了PS、AE等后期技術(shù)。 2007年,他生命中的東風終于來了。他開了第一家淘寶店,攝影師負責給婚禮拍照片視頻,他負責做電子相冊和錄像后期。沒想到這門生意很火爆,有時一天就能收入上千。 這次成功不僅讓他掙到了第一桶金,也讓他第一次產(chǎn)生了自信,“因為殘疾人的身份很尷尬,經(jīng)常談生意也談不成。但通過網(wǎng)絡溝通,人家就把我當個商人?!?/strong> 也是因為這家店,陸鴻結(jié)識了他生命中的貴人,一位蘇州老年大學的攝影教授。他被陸鴻的這股勁兒打動,提出愿意教他攝影。 學會攝影之后,陸鴻大手筆買了整套攝影設備,開了一家照相館。陸鴻的頭常常是歪著的,沒有一張正經(jīng)的照片,這是他的一大遺憾。于是他自學PS把自己的頭擺正,把五官的缺陷都掩蓋。 “起先很多客人一看到我是殘疾人,直接轉(zhuǎn)身就走了。”陸鴻說,為了留住客戶,他承諾不滿意就免費,把每張照片都修得特別認真,靠這手“三分拍七分修”的絕活獲得了好口碑,連杭州、上海的客人也要跑來找他拍證件照。 2012年,陸鴻又大膽地掏空積蓄辦了一家紙制品廠,從頭開始創(chuàng)業(yè)。在區(qū)殘聯(lián)的幫助下,陸鴻低價租下了當?shù)匾凰鶑U棄的校舍,還嘗試通過淘寶直播等方式來為自己做宣傳。 這幾年,陸鴻在淘寶、天貓、1688等平臺開了多家網(wǎng)店,接到過故宮文創(chuàng)的大訂單,還發(fā)展了不少海外客戶。去年,工廠年收入突破1300萬元。 作為創(chuàng)業(yè)者,陸鴻說,他慶幸有淘寶這樣的平臺能讓他們的產(chǎn)品有廣闊的銷路,一個基礎相冊賣六七塊,比市面上的價格低,而且9.9元包郵。他的天貓店鋪“紙閨蜜旗艦店”,每個月都會上新不同風格和主題的相冊,這些基本上都是陸鴻用ps做的。 “我們工廠很多都是殘疾人,不能把事情做得多完美,只能把事情做成。賣的不是精美的高級貨,只是想讓人覺得值這個價?!?/strong> 陸鴻說。 殘疾人的工作效率畢竟不夠高,陸鴻又給自己加了一項工作:研究怎么樣改造機器來彌補工人的生理不足,提高運轉(zhuǎn)效率。 他自己用電腦設計了幾套標準尺寸的模板,放在臺面上用來做相冊封面的定位。原來這是個精細活,對齊、壓平的手法對殘疾人來說很費力?,F(xiàn)在只需要按次序把紙張放進模板里就可以了,陸鴻驕傲地說,“比如原先一天做50本,現(xiàn)在能做500本?!?/p> 從當初找工作四處碰壁的“小六”,現(xiàn)在陸鴻成了附近遠近聞名的廠長“六哥”,還有人從甘肅遠道趕來投奔他。 陸鴻工廠里的工人大都是熟人推薦或慕名而來的殘障人士,包括從甘肅趕來的那位員工?,F(xiàn)在,工廠里一共有48名工人,35名身體有不同程度殘疾,有人腿腳不便、有人聽力缺陷、有人右手殘疾…… “剛開始我有個要求,不管什么殘疾,手要好、眼睛要好?!?/strong>陸鴻說,后來有個視力不好的姑娘來這找工作,他本想拒絕,但因為比誰都知道生活的難處,還是決定留下她,安排她做裝袋打包。 沒想到小姑娘的決心很強,很快就上手了。左邊放相冊,右邊放包裝袋,只要一直擺在固定的位置,她一扯一送,動作比普通人還麻利。 陸鴻在她身上也看到當年倔強不認命的自己,“殘疾人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我辦這個廠,就是要給更多殘疾人提供發(fā)光發(fā)熱的平臺?!?/strong> 這些年,他結(jié)交了很多殘疾的朋友,接納了上百名殘疾的員工。有人從辦廠初期跟著他干,相互扶持了11年;也有人從他這里“出師”,自己回老家做起了生意,他們都親切地喊他六哥。 陸鴻說,“我最高興的就是聽到他們說,六哥,我也行了!” 眼下,陸鴻想有機會把再廠房擴一擴,把產(chǎn)量再提一提,常常想到夜里睡不著覺?!?strong>希望通過電商平臺獲得更多客戶,把生意穩(wěn)定下來。“ 陸鴻說,要讓跟著他干的人有飯吃,日子一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