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臨近期末,孩子們要考試,父母忍不住開始焦躁。畢竟孩子考得好,過年串門都感覺臉上有光。
俗話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期末考試的倒計時已經(jīng)開始,不如和孩子一起做幾個小游戲,緩解緊張焦躁的同時,還能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
數(shù)青蛙
家長們是不是對這個游戲很熟悉,就是我們兒時玩過的。這個游戲適合年齡稍微大一點孩子。
這是一個訓練數(shù)學思維和注意力的比較難的游戲: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三只青蛙三張嘴,六只眼睛十二條腿,撲通撲通撲通跳下水······
父母和孩子比賽,看誰的注意力最集中,誰的數(shù)學思維敏銳,反應(yīng)快,誰堅持到最后也不出錯,誰就是勝利者??梢愿鶕?jù)孩子的性格添加一些獎勵制度。
讓孩子在紙上把大小不同、次序混亂的1—100的數(shù)字,依次找出并圈上。(提示:這個訓練可常做,每次記錄下時間,或跟家長比賽,增加訓練的趣味性。)這個游戲可不簡單哦,家長朋友們可以先試試,同時用到手和眼睛,后期可以增加一些干擾機制,增加游戲的難度。
一分鐘游戲
一分鐘真的很短,短得讓孩子覺得什么也做不成,短得讓孩子不管什么要求都可以答應(yīng),反正,“一分鐘”耽誤不了玩的時間。
所以,不妨利用孩子的這種心理,搞個一分鐘競賽的小游戲哦,讓孩子在快樂與刺激中愛上學習、愛上讀書,同時,還可以鍛煉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呢。
這個游戲其實很簡單,就是家長和孩子一起比一比,看看誰在一分鐘里做的事情最多,比如讀書、背詩、寫字等等。不僅僅是學習方面的內(nèi)容,還可以是生活中的事情,如串珠子、做家務(wù)等,多樣化的內(nèi)容,會讓孩子更感興趣。
游戲的過程中,如果孩子比您做的事情多,要記得及時地表揚哦;反之,也要好好的鼓勵,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放一點水”,讓孩子體驗到勝利的快樂,擁有成就感。
游戲反復(fù)進行,不斷地變換內(nèi)容,孩子就很順利地進入了狀態(tài),您想要孩子做的事情,就不知不覺地做完了。
對拍手游戲
“你拍一,我拍一……”熟悉的童謠,是不是勾起了您童年的回憶呢?不妨和您的孩子一起來玩玩這種您童年的游戲哦,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注意力,加強孩子的秩序意識,還可以鍛煉孩子的手部肌肉哦。讓我們先從最簡單的開始吧:
“拍手,拍右手,拍手,拍左手,拍手,拍手背,拍手,拍手心?!毕扰c孩子面對面坐好,邊念兒歌邊拍手。您先自拍一下,然后伸右手,與孩子伸出的右手對拍;然后自拍一下,伸左手,與孩子伸出的左手對拍;然后再自拍一下,并伸出雙手與孩子伸出的雙手手背對拍一下,手心對拍一下。游戲中要盡量避免或少出錯誤,等到熟練之后,還可以加快拍手的速度或增加自拍和對拍的次數(shù)哦,這樣,會更有挑戰(zhàn)性,更能激起孩子的興趣,而且鍛煉強度也更大哦。
智力訓練的書,每天堅持做
一些鍛煉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把一頁圖中的物品記住,然后合上書讓她報出來等等。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后可延長練習時間,一定要每天堅持練。做對給紅五星獎勵或打分。
這些游戲不僅適合考試前臨時抱佛腳,也適合其他時間“玩兒”。勞逸結(jié)合,學習做事的效率才會更高,試著讓孩子放下手機,一起玩這些好玩的游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