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視覺、本體感覺與前庭系統是維持人體平衡的基本器官,稱“平衡三聯”,前庭系統是人體維持平衡最主要的器官,是人體順利完成各項活動的基礎。前庭系統的主要功能在于“探測”地心引力,使兒童在活動中調整頭部的位置,保持身體平衡。
前庭器官負責將其信息傳輸給大腦并產生生理反應,當人體在運動時,前庭器官會感知到人在空間中的位置及位置的變化,并對人體變化的位置和姿勢進行調節(jié)來維持身體平衡,并且眼球也會參與運動,因為眼球的參與運動,人體姿勢在改變和運動中才能保持清晰的視覺,并協調身體動作。
前庭器官由內耳迷路中的三個半規(guī)管、橢圓囊及球囊組成。當進行旋轉運動時,半規(guī)管能感受到頭部旋轉加速度運動的刺激,維持身體姿勢和平衡。三個半規(guī)管分別是前半規(guī)管、后半規(guī)管、雙側外半規(guī)管。前半規(guī)管和身體的屈伸有關,屈曲和伸展相對,屈曲是向心地,低頭、彎腰這些行為屬于向心的屈曲行為,而抬頭、伸腰屬于伸展的姿勢。所以當孩子低頭(屈曲)容易,或喜歡趴在桌子上,坐無坐相的感覺,警惕性很低,外界似乎跟他沒有任何關系,那可能是半規(guī)管功能狀態(tài)出現問題,想要通過前半規(guī)管刺激到前庭系統,就要做向后仰的運動。
后半規(guī)管跟身體的側屈有關,也就是身體的重心轉移或者說是協調性。如果孩子表現出肢體兩側在做大運動時協調配合性較差,行動起來很僵硬不靈活,那么就要針對后半規(guī)管做一些促進身體重心轉移的運動。當雙側外半規(guī)管失調時,在孩子身上經常出現的情況是視覺無法跟著目標移動,常常出現眼震和暈眩情況,針對這種情況就要做一些旋轉類的訓練才能通過雙側外半規(guī)管刺激到前庭系統。
橢圓囊和球囊是通過感受當我們身體直線加速時的運動,然后使動作協調并保持平衡。橢圓囊和球囊的囊壁上分布著橢圓囊斑和球囊斑,斑內有一種叫感受細胞的物質組成。當頭部或身體在進行直線變速運動時,感受器細胞幫助人體感受身體的移動時頭部的位置變化。如果孩子表現出對重力變化的敏感或遲鈍,不愛跑跳,急躁好動,則都與橢圓囊和球囊功能有關。針對這種情況就要做一些靜平衡訓練和加速度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