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1月5日,廣州市揚愛特殊孩子家長俱樂部組織相關專家召開“聚焦特殊教育 共話法治發(fā)展”專題研討會。結合前期召開的立法調研會議,與會專家代表研討形成《關于加快進行我市特殊教育立法的建議》。
據(jù)了解,我國目前的特殊教育,是專指為視力、聽力、智力有障礙以及伴有孤獨癥譜系障礙、腦癱和多重殘疾等的少年兒童實施的教育。在廣州,特殊教育的發(fā)展水平被納入文明城市建設和幸福廣州建設的目標。2014年以來,廣州通過實施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特殊教育基本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以特教班和隨班就讀為主體、以“送教上門”為補充,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協(xié)調發(fā)展的格局。?
盡管如此,目前廣州特殊教育仍存在不少問題。據(jù)介紹,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01
絕大多數(shù)普通學校尚未建立資源教室、開展融合教育的人力、教育技術支持與資源配備不足,影響殘疾兒童順利接受融合教育;
02
普通學校尚未建立針對教師的融合教育培訓體系,教師融合教育教學能力亟須提升;
03
孤獨癥、智力障礙、腦癱等心智阻礙兒童青少年就讀普通學校面臨很多障礙;
04
普通學校內沒有建立多學科團隊合作的支持體系及持續(xù)的培訓體系,致使融合教育課程設置、內容和方法技術落后,導致特殊需要的兒童得不到有針對性的個別發(fā)展空間;
05
資源老師身份模糊不清、專業(yè)定位尷尬,加之缺乏制度管理,使得資源老師難以持續(xù)發(fā)展;
06
特殊教育教師專業(yè)標準落實不到位;特殊教育整體人才儲備不足,融合教育理念難以在整體師資培養(yǎng)體系中得以切實體現(xiàn),融合教育的未來堪憂。
為更好地促進廣州市特殊教育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健全與完善,廣州市揚愛特殊孩子家長俱樂部于2021年委托法律專業(yè)團隊根據(jù)《殘疾人教育條例》及國家、廣東省、廣州市就特殊教育頒布的相關規(guī)范性文件,起草了《廣州市特殊教育條例》草案,并于2021年8月至11月召開了三場立法調研會議、參與人員超過70余人,包括特殊孩子家長、特殊教育工作者、從事立法等工作的法律專業(yè)人士等,就上述條例草案征求相關人士意見。
揚愛特殊孩子家長俱樂部建議,廣州市應盡快制定特殊教育的地方性法規(guī),建立及規(guī)范廣州市特殊教育體系,確立特殊教育需求者受教育權的保障制度,使未進行殘疾人評定或未達到殘疾人評定標準但存在視力障礙、聽力障礙、言語障礙、肢體障礙、智力障礙、孤獨癥、情緒行為障礙、學習障礙、生長發(fā)育遲緩等身心障礙的人都能接納到特殊教育體系中,從而使該群體的受教育權利得到切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