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如廁是兒童必須學會的一項生活技能,無論是普通兒童還是孤獨癥兒童,家長都會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這項技能。但是這項技能對于孤獨癥兒童來說,是極難掌握的。
相信也有許多孤獨癥孩子家長都有過孩子掌握不了如廁技能而頭疼的情況,針對孩子學不會如廁的這種情況,家庭訓練中,家長又應(yīng)該怎么去訓練還在掌握這項生活技能?
家庭訓練日記:
妞妞大號是拉在褲子里面,小號的時候,妞妞會脫褲子坐在馬桶上,但是沒有尿進去,又把褲子提起來。
過了一會兒,媽媽又讓她去尿一下,但是妞妞脫了褲子坐上去一會兒,又沒有尿。后來,妞妞直接把褲子脫了,給尿在了沙發(fā)上。
然后媽媽把妞妞拉到小馬桶旁說,要尿在馬桶里面。媽媽就認為可能是因為自己在妞妞旁邊影響了妞妞,因為之前妞妞尿小馬桶的時候是媽媽沒有看到的情況下發(fā)生的。
大賽爸爸說:
1. 獨立如廁的技能對于孩子、家長都有重要的意義。獨立如廁可以說是孩子實現(xiàn)社會化的第一步,如果孩子一直無法獨立如廁,那么孩子今后學習其他生活技能也將存在巨大障礙。對于家長來說,孩子能夠獨立如廁,可以把家長從反復(fù)清洗衣物、幫助孩子大小便、時刻擔心孩子如廁的需求中解脫出來,減輕家長的養(yǎng)護壓力。
2. 案例中可以看出,妞妞仍然沒有學會如廁的技能,并且對于家長在如廁時的幫助,妞妞也有一定的心理壓力。
家長在訓練孩子如廁技能之前,首先是分析一下孩子如廁困難的具體原因。家長可以從內(nèi)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兩個方面去分析。
孩子無法控制大小便,可以考慮是不是膀胱及肛門控制未成熟。其次,許多孤獨癥兒童可能存在感覺系統(tǒng)失調(diào),孩子的嗅覺、觸覺、聽覺、視覺可能過于敏感,對于如廁環(huán)境中可能出現(xiàn)的聲音、紙巾的觸感、廁所的氣味出現(xiàn)抵觸情緒從而抗拒如廁。
大多數(shù)孤獨癥兒童的認知能力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他們可能無法理解上廁所的概念、無法掌握如廁的程序。同時,家長態(tài)度、衣服穿戴、日常生活習慣、如廁設(shè)備的安排不當都會影響孩子如廁技能的習得。
3. 孤獨癥兒童掌握獨立的自理能力也將影響到他們的生活質(zhì)量和生活尊嚴,并且,這也是孤獨癥孩子今后進入社會正常生活的一大重要因素。家長一定要加以重視,及時進行干預(yù)訓練。
我們的建議:
1. 做好訓前準備
家長需要提前做一個為期14天的觀察記錄表,記錄好孩子的如廁時間、頻率,以及如廁前的跡象,以便確定合適的時間進行訓練。
在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shè)方面,家長安排好合適的如廁環(huán)境,如:在廁所貼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貼畫、播放孩子喜歡的音樂、選好適合孩子的坐便器、保持廁所空氣的清新、保持如廁環(huán)境的整潔、選擇孩子接受的紙巾等。
2. 選擇合適的訓練方法
家長可以將如廁分解成多個步驟,每次只教一個步驟,還可以把這些步驟貼在廁所內(nèi),讓孩子在上廁所時能夠明白自己下一步應(yīng)該做什么,減少孩子的焦慮,同時也能便于下一步驟的學習。
家長還可以通過游戲的方法進行訓練,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洋娃娃,在玩洋娃娃的過程中,通過幫助洋娃娃如廁,來進行學習。
家長也可以提供相應(yīng)的動畫視頻給孩子觀看學習,讓孩子反復(fù)觀看、反復(fù)模仿學習,從而獲得如廁技能。
3. 實施訓練的注意事項
家長在實施訓練時,孩子完成任務(wù)一定要給予及時的獎勵,孩子在無法完成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語氣態(tài)度,盡量用鼓勵關(guān)心的語氣,減輕孩子心理壓力。
家長還需要注意孩子的平時飲食,避免因不健康的飲食而導(dǎo)致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