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上回有關(guān)我考研申請合理便利的文章發(fā)出后,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祝福,在這里一并謝過!同時,也有一些朋友私信向我詢問盲文試卷本身的具體情況,這回給大家詳細(xì)介紹一下。12月21日,我順利踏上考場,如愿以償,拿到了盲文試卷。這份試卷捧在手里,感覺沉甸甸的,或許是因為我為之付出了太多,也或許是因為……它真的很重!
第一門是思想政治理論,整套試卷盲文一共有將近50頁,基本就是一本書。一道選擇題的題干材料大約能占一整頁,材料分析題每道題兩段材料,大約三到四頁。盡管合理便利里包括了延時,但時間依然很緊。我的盲文摸讀速度一直是比較快的,一分鐘大約200-250字,但無奈摸讀盲文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像看普通試卷那樣一目十行,加上寫盲文的效率也遠(yuǎn)不及寫普通漢字,材料分析題需要寫的又很多,時間依然不是很夠用。
最后的題都是掠過材料,沒有經(jīng)過任何思考,搶著答完的,自然也沒有時間檢查。試卷配套的答題紙一共給了10張,外加5張草稿紙,我以為怎么著也夠了。結(jié)果沒想到10張答題紙遠(yuǎn)遠(yuǎn)不夠,最后加上草稿紙,寫了一共15張才堪堪答完。如果再多寫一點,恐怕答題紙不夠,就得讓監(jiān)考老師犯難了。然而,政治還不是最難的,好戲還在后頭。
下午的翻譯碩士英語,同樣是一本將近50頁的“書”,而且英文摸讀效率肯定又不如中文了。并且,在做閱讀題的時候,盲文的短板就暴露無遺。普通考生可以根據(jù)題目關(guān)鍵詞回到文章中檢索重要段落,而盲文就只能老老實實從頭到尾進行摸讀,無法進行關(guān)鍵詞掃描。
我已經(jīng)預(yù)料到會有這樣的情況,于是閱讀還沒做完,就先搶著把最后的作文寫完了。最后一篇閱讀留給我的時間只有5分鐘,而且還是簡答題,蒙都沒法蒙。于是我就在沒有閱讀原文的情況下,完成了兩道簡答題,可謂是一大壯舉。
在閱讀題中,還附上了兩份表格,監(jiān)考老師還問我表格印得清晰與否,是否影響閱讀,我忙不迭地稱贊,這表印得好極了,十分明了,但事實上我根本就沒有時間去讀表格,只大略瀏覽了一部分。試卷采用的是普通標(biāo)準(zhǔn)英語盲文,但為了節(jié)省時間,我在答題時使用了二級點字,無形中給翻譯盲文的老師出了個小難題,但愿翻譯不要出狀況才好。(二級點字:英語盲文的一種簡寫方式,就是把好幾個字母縮寫成更少的點位。英語叫Standard English Braille Contracted)
12月22日,上午考英語翻譯基礎(chǔ)。還好這回總算不是一本書了。原本以為四門課里這一門是難度最大的,沒想到反倒比較輕松,因為不用跟時間賽跑,可以安心琢磨做題的質(zhì)量了。最后甚至?xí)r間還有剩余,要是這點多余的時間能借給第一天就好了,可惜這是不可能的。
不過這一門考試也并非毫無障礙。這里涉及到一個專業(yè)課的知識。英漢翻譯的流程大略可以分為翻譯、重讀、修改的步驟,然而盲文涂改起來十分麻煩,所以每次落筆之前都要在腦中反復(fù)斟酌,盡量把重讀和修改的過程在腦子里完成,再三確認(rèn)后再下筆寫到紙上。但這種一字一句的推敲過程,自己在心中默念肯定是比不上直接寫到紙上那樣精確的,所以寫完之后還是難免修修改改。
盲文的修改過程一般有兩種:要么把寫過的錯誤點位用盲文筆或者指甲抹平,要么將寫錯的部分全部扎上盲點,也就是六點字,將錯誤部分覆蓋掉,然后在后面重新書寫。相比之下,第一種比較省力,但是考試時建議還是使用第二種為好。因為事實上,盲點是不可能完全抹平的,所以這樣修改的部分在閱卷時,難免引起誤差或者爭議。或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在第一天的政治考試中,試卷開頭還專門指出:修改錯字只能使用六點字覆蓋的方法,其它方法一律無效。
下午的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又開啟了爭分奪秒模式。試卷倒不是很多,但需要寫的可不少。20個名詞解釋,每一個都需要寫80-100字左右。然后是大小兩篇作文,最后加起來寫了16張盲文紙,而且寫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比第一天考政治寫得還多。還好這回給了20張答題紙,否則這考試就成了跟上廁所一樣,因為沒有紙而發(fā)愁,豈不荒唐?
但是這個科目同樣有其特有的障礙,那便是漢語盲文的表音不表意,而且試卷并沒有使用新頒布的通用盲文,而是現(xiàn)行盲文,這樣,有時候聲調(diào)也不好確認(rèn),含義就更難猜了。之前的政治,由于語境是固定的,所以通過上下文基本可以了解所有字的意思,但百科知識涉及的范疇極大,包含古今中外的文學(xué)、歷史、地理、科技、經(jīng)濟等各個領(lǐng)域,有時候就難免出現(xiàn)讀不懂的情況。還好老師手里有一份備用的普通試卷,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但是我的答卷到時候可沒有漢字版供翻譯試卷的老師參考,我只能是盡量用規(guī)范的通用盲文進行書寫,這樣起碼能保證聲調(diào)正確,盡量降低翻譯出現(xiàn)誤差的可能性。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通用盲文是把聲調(diào)的問題解決了,但寫起來可真是又累手又費紙。
以上就是我參加的四門考試科目盲文試卷的大概情況。
總結(jié)起來,中文使用的是現(xiàn)行盲文,所以有時候會出現(xiàn)個別字的讀音或者含義無法完全理解的情況,如果使用通用盲文,讀音問題就可以徹底解決,這樣含義不明的問題也可以得到改善,不過可能會降低摸讀效率。
英語使用的是標(biāo)準(zhǔn)英語盲文,有時候一個長單詞就可能占半行的篇幅。個人認(rèn)為如果能用二級點字的話,雖然無法完全解決閱讀效率跟不上的問題,但肯定能大大緩解。但是總的來說,這回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就已經(jīng)是一大進步,甚至說是飛躍都不為過。
至于試卷的細(xì)節(jié)問題,或者其他試卷形式(例如電子試卷)的問題,是下一步需要考慮的事情了,也需要更多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一方面,需要有關(guān)部門繼續(xù)完善相關(guān)的政策和實施細(xì)則,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有更多的考生去積極爭取??嫉娜硕嗔耍枨蟠罅?,這樣相關(guān)考試機構(gòu)也會更有提供合理便利的動力。
就像我之前說的,真心希望這兩年我們零星幾個不同省份的考生努力爭取來的考試機會都會成為可供參考的先例,而不是“下不為例”。前路依然曲折,而且無人領(lǐng)路,我們只能拿好手中的盲杖,繼續(xù)摸索前行。還是那句話,張同(shī)學(xué)(fu)與你們同在,我們永遠(yuǎn)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