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當孩子已經通過練習大動作能熟練運用身體的大肌肉,和練習物品操作模仿已經具備成熟的小肌肉的能力時;可能相對精細的手部模仿孩子還是掌握較差,由于孩子手部控制能力不好,動作笨拙!所以有的孩子可能在藝術課上模仿老師做手指操時,手指不靈活,反應較慢,經常會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需要家長輔助的現象;也有的孩子可能會有在音樂游戲假扮小動物過程中,孩子會出現反應慢/無反應,或模仿時間維持時間短的現象......
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多數是孩子手指靈活性、雙手配合和協(xié)調不夠,手指精細和手指力度薄弱造成的。那我們知道基礎的動作模仿和物品操作模仿都會對精細模仿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除了繼續(xù)練習大動作和物體操作模仿外,還要重點加強練習手指精細的模仿訓練,那下面將針對精細訓練的手指數字練習部分進行介紹:
精細訓練包括二指捏、三指捏、手指數字、蘭花指等,我們就手指數字的教學進行由簡單到難的梯度介紹:單手精細模仿,雙手相同精細模仿,雙手精細的不規(guī)則模仿!按照由簡到難的順序學習可以讓孩子少受挫折,增加自信心!
但是在學習手部的精細動作模仿時我們要注意:
1、教導者與孩子進行面對面教學時,教導者要做鏡面示范!
2、輔助孩子時我們要做同向輔助,避免交叉輔助!
3、動作模仿的“標準”度,要根據孩子的身體發(fā)展狀況來要求!
4、無論單手/雙手或不規(guī)則模仿都可以先從簡單的手指數字1/5/8或分心差異大的開始教授。
5、若孩子手指精細較弱時,可以在每次練習前,進行單手或雙手的活動練習(如循環(huán)活動打開手掌,握住手掌)。
一:單手模仿訓練,手指數字一
教導者:左手食指伸一(鏡面示范,同向輔助)
p1教導者輔助孩子右手伸一
p2 教導者抓住孩子的手,孩子手伸一
p3教導者觸碰孩子手,孩子伸一
獨立完成!注意:在輔助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根據輔助的點從程度上慢慢淡出輔助;模仿“手指伸一”獨立后,想要增加難度我們可以這樣做:
1、延長模仿維持的時間,比如由開始的堅持2秒慢慢過過渡到5秒等!
2、然后可以換到孩子左手做單手“手指伸一”的模仿!
3、當左右手都可以做模仿時我們就可以左右手輪換,來提高孩子的反應能力!
孩子的單手靈活度提高以后我們就可以練習孩子的雙手模仿相同動作能力,通過練習讓雙手配合更加協(xié)調,也讓孩子左右腦同時得到開發(fā)!進行雙手模仿相同動作時我們可以按單手模仿練習的順序進行!例如:兩只手同時伸一,伸四,伸八等!具體的也可以按照孩子的能力靈活進行?。ㄔ谳o助時可以加入第三人輔助)。
二:雙手模仿訓練,同時模仿手指數字一
教導者:雙手同時伸出一
p1教導者/第三人輔助孩子兩只手伸一
p2 教導者/第三人輔助孩子一只手伸一,孩子另外一只手獨立模仿伸一
P3教導者/第三人碰孩子手指,孩子雙手模仿伸一
獨立完成!注意:孩子在雙手模仿精細動作時可能出現的問題是:孩子可能剛學會或不熟練,所以反應的比較慢,且每次雙手可能不能同時伸出,模仿時容易出現一前一后!所以家長在保證孩子能做出正確反應的前提下,不要提前或者過早輔助!讓孩子循序漸進!也可以利用差別強化,高強化熟練/同時伸一的行為,低強化或不強化反應慢行為!
孩子雙手能同時、熟練模仿相同動作后我們就要在難度上面有更高的要求,進行雙手的不規(guī)則模仿:比如一手伸五一手伸八,一手伸二一手伸三等!因為孩子的雙手已經有一定的靈活度,所以這時候我們做不規(guī)則模仿時一定要試探孩子的等級,不能直接從全肢體輔助開始!
三:雙手不規(guī)則模仿訓練,同時模仿出手指數字三和八
教導者:一手伸三一手伸八
p1教導者碰觸孩子的胳膊孩子完成
獨立完成!如果孩子半輔助不能完成目標行為,就要從全肢體輔助開始!在孩子做兩只手的不規(guī)則模仿時也可能會出現上面的情況,所以家長不要著急!另外家長也一定要根據情況靈活輔助或者等待,避免孩子受挫!最后,我們在精細模仿訓練中,還要注意進行輪換,可以與其他精細動作進行輪換,目的使孩子在精細模仿訓練時能熟練做出正確反應;學會后還可以進行一些活動,如快速訓練:一槍打八個等,手指加法等。
希望通過學習、訓練精細模仿后,孩子的精細、觀察能力和局部肌肉的控制力越來越好,提高雙手的配合度和協(xié)調程度,有利于手眼協(xié)調的發(fā)展,同時提高手指的靈活性和物品的精細操作能力,開發(fā)出更多的強化物。希望我們孩子在精細方面得到提高以后,在以后的日常生活和教學中,將精細模仿能力應用泛化到相應的課程中去,幫助孩子快樂學習,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