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孩子在去往學(xué)校的路上,媽媽在旁邊陪伴。看起來再尋常不過。但不同的是,這段上學(xué)路,孩子一直以為自己是在獨自行走。
下課鈴響,高雅收拾書包,自己放學(xué)回家。
當她第一次拿著盲杖走出門的時候,可能會感覺有點恐慌,但是后來慢慢地習(xí)慣了,就感覺沒什么了。
“如果我走著走著感覺有點蒙的時候,就用盲杖探探四周,如果能探到我的路標的話,就證明我走對了,我就可以繼續(xù)往前走,如果沒有探到,我就得聽一聽車聲?!备哐耪f。
但她不知道的是,在她“獨行”的不遠處,有一個人在默默跟隨。這并不是不懷好意的故事,因為這個人正是她的媽媽于玲。

媽媽的“放任自由”
作為高雅的媽媽,于玲很少將高雅視為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
她把孩子的事,當回事兒,當成自己的事兒,當成事業(yè)來跟老師說,跟老師聊,跟老師問,跟老師請教。

于玲得知寒假時可以到黑龍江省圖書館的無障礙閱覽室,那里有很多的盲文書可以供孩子閱讀,然后寒假就領(lǐng)著高雅去了,她就結(jié)識了好多好的老師,也把握住了很多的機會,參加全國的語文朗讀大賽,而且還拿了特等獎回來。
高雅的“獨行路”
高雅是屬于班級里年齡最小的,但是不管從身高還是個頭上來看,高雅應(yīng)該說能力還是比較強的,目前是班上能夠完全做到獨立上學(xué)、放學(xué)的孩子。

每天高雅上下學(xué)時,于玲媽媽一般都是拿著手機,會靜音,默默在不遠處走著。把鑰匙揣著比較固定一些,不讓孩子聽到聲音,走路也會很輕,還稍稍自夸地說:“而且一般我演戲演得比較好,我說‘我在窗臺看著你,你就走吧?!?。

因為高雅才三年級,長得比較小,盲杖都跟那個車交融在一起了,在過馬路時,司機才能反應(yīng)過來要停車,他們從來沒有主動避讓的時候。于是媽媽都需要先用身體給她擋著,告訴(示意)他們等一下,然后這時候小雅自己再慢慢過去。
小雅方向感還不太好,有時走偏了,找不著路線了,方向可能就轉(zhuǎn)了,這樣的話,回家的路線就偏了,高雅就會比較發(fā)蒙,但于玲認為她不能總出現(xiàn)在孩子的“獨行路”上,因為出現(xiàn)一次小雅就認為有人在跟著她,她就會產(chǎn)生依賴,不會自己主動去辨別。

于玲跟到樓下的時候,便會亮出聲音,說:“你今天回來啦,挺早啊,怎么樣?路上順利嗎?”然后小雅會跟媽媽講,路上發(fā)生了什么事,遇到了什么困難,自己怎么解決的,總結(jié)了一下經(jīng)驗。
更多盲童的“獨行路”在何處?
中國其實盲人人口特別龐大,盲人出門,大家都以一種好奇怪,好稀奇的目光看待,一路上更會遇到更多的坎坷:有各種報廢車輛,違章停車的,還有盲道有一些都年久失修了,而且都是坑坑洼洼的,有很多孩子想出去,這種情況,可能就打消他們的信心了。

對于更多的盲童來說,還有更大的新鮮世界正等待著他們用手、耳朵等等的去探索。其實對他們的愛是有很多方式的,你放開手讓他們獨立成長,讓他們?nèi)ュ憻?,這是一種愛。因為盲孩子,他們視力上的障礙,限制了他們的行動,如果他們再從心理上不想走的話,那這個世界就真的變得很小,只容得下他們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