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我們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當你的孩子還封閉在自己的世界——做著刻板行為,不與人目光對視,你叫他名字他不回應——的時候,你總是試圖教育和挑戰(zhàn)他,結果總是碰壁而歸。
要在你教育和挑戰(zhàn)前,等待孩子準備好,等到孩子沒有做到刻板行為、看著你,或者有回應時,你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教育孩子,要求他們做事。
第二個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獎勵陷阱 。
獎勵誤區(qū)
對于自閉癥兒童來說,獎勵方法是一個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反復使用的教學技術。甚至每一個自閉癥兒童都用過獎勵方法,這沒什么好奇怪的。人們都愛獎勵方法,因為這個方法能讓孩子做事。
但我們?yōu)槭裁窗血剟罘椒ó斪飨葳迥兀?/p>
因為它不但不解決問題,還會帶來很大的副作用。
獎勵方法的副作用
為了讓孩子吃他不愛吃的蔬菜而獎勵他愛吃的冰淇淋。結果會怎樣?他會轉變?yōu)橐粋€愛吃蔬菜的孩子嗎?絕對不會!除非你每次都在蔬菜旁放一份冰淇淋,因為孩子討厭吃蔬菜,他聽從你的要求和安排的唯一原因就是這個他愛吃的作為獎勵的冰淇淋。而且,越是這樣,孩子越是把蔬菜當作難吃的、強制要吃的事物。只有“通過”它們才能吃到“好東西”,即吃到“冰淇淋”和那些不健康的甜食。
這就是自閉癥兒童所面臨的場景,只是他們遇到的每一件事都要面臨類似的場景。每件事情無論大小都有獎勵,孩子看起來越不想做的事,他們做了這件事得到的獎勵就越大。
獎勵方法的最終結果就是,他們越來越討厭主動做那些別人努力讓他們做的事情,他們現(xiàn)在去做那些他們不愿意做的事情的唯一目的就是得到獎勵。
這對我們這群特殊的小朋友來說尤其是有問題的,因為我們實際上是在告訴他們:“讓我們參加煩人的人際交往吧,這樣你就可以得到獎勵了?!钡珕栴}是,我們原本是希望人際交往才是一種獎勵。人際交往本身是好東西,是我們想讓自閉癥兒童得到的東西(獎勵)。獎勵方法的過多使用還容易導致孩子的機械行為。有很多父母抱怨說,孩子的做事方式是“機械的”,他們會問好或在提示下和別人握手,但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是程序化的、機械的,沒有喜悅和自然的表現(xiàn)。
很多家長被告知機械行為是自閉癥的關鍵癥狀,但經(jīng)驗告訴我們,缺乏喜悅和自然的機械行為不是自閉癥的表現(xiàn),而是我們教孩子的方法表現(xiàn)出的癥狀,是廣泛和過分使用獎勵方法的表現(xiàn)。很多自閉癥兒童并沒有表現(xiàn)出機械行為。
用獎勵的方法重復性地教,并不能讓孩子學會真正的技能,不能讓孩子對所教授的東西真心地學習、歸納、享受,以及感興趣。在社交技能的學習中更是這樣。讓我們丟掉獎勵的方法吧。而采用何種方法正是我們接下來課程中要解決的問題。
最后,我想問大家思考:“獎勵的方法不好嗎?為什么對你的孩子要少用這種獎勵方法呢?” 歡迎在蜻蜓FM課程留言區(qū)與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