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很多家長很苦惱孩子的興趣比較狹窄,不會正確的玩玩具,對于物品的操作沒有正確的方法,甚至不會跟著小朋友一起玩,不會抄題。我們追根溯源,找到孩子欠缺的基礎是由于物體操作模仿技能不足。
物品操作模仿與孩子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緊密,主要是指孩子可以模仿使用物品的動作,通過這種技能的訓練以后,孩子看到操作物品的動作,就能模仿出一樣的動作。廣義上說,只要孩子模仿做和物品有關的動作,都可以稱作是物品操作模仿。
進行物品操作模仿前,孩子要具備一定的先決條件:專注力幫助孩子一直注意到家長的動作;記憶力幫助孩子可以記住物品操作的動作和順序;動作能力幫助孩子可以控制好自己的肢體動作;模仿動機讓孩子明確物品操作的原因。
我們要先了解孩子的情況,再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訓練項目
一、初級物品操作模仿——適合興趣狹窄,需要擴充興趣,或者練配合的小朋友
這類物品操作模仿項目不需要辨別物品,屬于一步模仿,孩子和家長開始時最好一人一套物品,方便孩子觀察和模仿操作,請看下面幾個例子:
(1)推小汽車,準備小汽車或類似玩具,讓孩子模仿推車前后運動。
(2)敲小鼓,準備小鼓及鼓槌或者撥浪鼓,孩子模仿敲鼓或晃動撥浪鼓。
(3)擰開瓶蓋,準備礦泉水瓶或飲料瓶,孩子模仿擰開可以喝到水。
(4)梳頭發(fā),準備梳子,孩子模仿把梳子放在頭上梳頭發(fā)。
(5)踢球,準備球類玩具一個,孩子模仿把球往前踢。
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最初進行物品操作模仿的訓練時,不要求非常精確,只要他能夠依照家長的動作做出類似的動作即可。但是在初級階段,建議家長使用物品進行操作模仿的時候能夠進行兩個及以上的功能性操作,比如我們用小汽車可以模仿推著前后移動,可以模仿倒車停車。在進行物品操作模仿的時候,孩子會看我們拿的東西,做的動作,為以后區(qū)辨練習打基礎。
二、中級物品操作模仿——適合練習區(qū)辨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理解的小朋友!
這類比初級物品操作模仿項目多了一個或多個分心物干擾,孩子需要辨別哪個才是目標物品,準確的模仿家長的物品模仿操作。我們要準備兩套一樣的物品,可以更好的鍛煉孩子的區(qū)辨能力,提高孩子的觀察力和模仿意識,請看下面幾個例子:
(1)擰螺絲:準備兩套一樣的螺絲,螺母和工具,孩子要模仿拿著一字工具把對應一字螺絲擰進螺母里,而不是一字螺絲擰六角釘;
(2)穿珠子,準備紅色,黃色,藍色帶孔串珠,家長穿一顆紅色的串珠,孩子也要模仿穿一顆紅色的串珠,黃色和藍色的串珠是兩個分心物。
三、高級物品操作模仿——適合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小朋友可以通過一系列模仿得到自我滿足
這類項目中,孩子可以模仿使用物品做出復雜的大動作或精細動作。值得注意的是,要確保進行這類項目訓練的時候,孩子已經掌握了足夠的先備技能,已經掌握掌握一個或者多個物品操作模仿的項目,請看下面幾個例子:
(1)孩子去房間拿玩具:孩子需要模仿找出對應的鑰匙插到鎖眼里,然后模仿轉動鑰匙,打開門孩子能進去拿玩具。孩子的需求得到滿足,這樣以后有需求的時候更可能做這個模仿。
(2)把球投進籃筐,孩子要模仿先把籃球舉起到籃筐的高度,再把籃球準確的投入籃筐內,包括了兩個物品操作模仿并有先后步驟。把球投進籃筐后,孩子會獲得成就感。
(3)廚房游戲:孩子要模仿洗菜,炒菜,吃飯的動作,進行多步驟的物品操作模仿,為以后進行獨立游戲打基礎。
給家長的話:
第一,在孩子剛開始接觸模仿訓練時,我們在給孩子選擇合適的模仿項目時,要考慮當下孩子更多的關注的是人還是物品,如果是人,我們可以先進行大動作的模仿,如果孩子更關注物,我們就可以從初級的物品操作模仿開始,孩子更愿意接受。
第二,訓練項目從生活中來,還要回到生活中去,孩子通過模仿操作物品,在之后的生活中我們要及時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及時進行泛化。學會物體操作是為了以后孩子能有自我消遣的東西,最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如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