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根據(jù)椰菜君所獲取的信息,如果有家長希望嘗試葉酸治療自閉癥的話,比較慎重的人會叫他去給孩子驗一下血,查一下葉酸受體抗體水平,看看這個水平是不是偏高。如果是的話,那么上葉酸治療是沒問題的。
但實際效果,好像是見仁見智。
其中的原因。。。
你想找的話,大概可以找到一萬條,從酵母菌泛濫到冥王星偏離軌道都可以。
難道沒有什么簡單的解釋嗎?鋼鐵俠馬斯克不是最講第一性原理嗎?
有沒有想過,這個血清葉酸受體抗體,可能和自閉癥并沒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因而沒有用做判斷依據(jù)的價值呢?

先簡單回顧一下血清葉酸受體抗體的歷史。
十幾年前的時候,有位醫(yī)生發(fā)現(xiàn)了顱腦葉酸缺乏綜合征——患者血液里面的葉酸水平正常,但腦脊液里面的葉酸水平卻顯著地低下。
由于葉酸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有重要的意義,大腦欠缺葉酸的后果顯然非常嚴重,會導(dǎo)致各種神經(jīng)疾病,其中有一些患者就表現(xiàn)出自閉癥癥狀。
這位醫(yī)生當時就發(fā)現(xiàn),如果給這些顱腦葉酸缺乏綜合征患者大劑量補充亞葉酸,則多種癥狀會得到改善,包括自閉癥癥狀(更多的內(nèi)容請看這里《顱腦葉酸缺乏綜合征和自閉癥治療》)。這位醫(yī)生,據(jù)椰菜君考究,相信是自閉癥葉酸療法的始作俑者。
顱腦葉酸缺乏綜合征、大劑量亞葉酸和自閉癥之間關(guān)系,據(jù)椰菜君的的理解,是這樣的:

也就是說,如果一位自閉癥患者被診斷有顱腦葉酸缺乏綜合征,那么大劑量補充亞葉酸對他可能會有一定甚至良好的治療效果,主要可能取決于年齡,越小會越好。當然,不分青紅皂白,給自閉癥患者一律服用大劑量亞葉酸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要確診顱腦葉酸缺乏綜合征,最準確的法子當然是測定和比較腦脊液和血清的葉酸水平,但這要抽腦脊液啊,嚇跑大部分家長和患者那是妥妥的。
有替代方法嗎?是不是可以測定血清葉酸受體抗體水平來診斷呢?簡單又便宜?
由于顱腦葉酸缺乏綜合征的緣起是血清中存在葉酸受體抗體,它們阻礙了血腦屏障上的葉酸受體的正常工作,導(dǎo)致血液中的葉酸不能被有效轉(zhuǎn)運到腦脊液中,供大腦使用。那么,這個抗體越多,豈不是越有可能是顱腦葉酸缺乏綜合征?豈不是就應(yīng)該大劑量補充亞葉酸?

哎哎,這顯然是要考察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分必要條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事實上,那位鼻祖同志當年確實發(fā)現(xiàn),90%的顱腦葉酸缺乏綜合征患者,血液里面都有高水平的葉酸受體抗體水平,而非顱腦葉酸缺乏綜合征患者呢,血液里面幾乎都沒有葉酸受體抗體。
問題是,有血清葉酸受體抗體,是不是就一定是顱腦葉酸缺乏綜合征患者呢?沒有血清葉酸受體抗體,是不是就一定不是顱腦葉酸缺乏綜合征患者呢?
貌似并無確證。
甚至在這位鼻祖同志的研究中,對大劑量亞葉酸治療反應(yīng)最好,甚至脫圈的那位患者,血清中竟然沒有檢出葉酸受體抗體!

更搞事的是2018年的一項研究。
紐約大學(xué)的研究者們充滿信心地找到了幾十位自閉癥患者,還有他們的父母以及NT兄弟姐妹;當然,為科學(xué)起見,還拉來了幾十個圍觀吃瓜群眾。他們打算分析一下這些人血清中的葉酸受體抗體,看看它是不是自閉癥患者所特有的。
結(jié)果那是叫人郁悶到死。

吃瓜群眾中,有這個抗體的比例確實不高,但也有~30%。自閉癥患者呢,有這個抗體的比例接近80%,確實是相當高了!
但是,他們的父親、母親、NT同胞,有這個抗體的比例是差不多的!也是近80%的比例!
這葉酸受體抗體就像是家族性的一樣。。。你有我有大家都有,不分老幼譜系NT!
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在得到更多可靠的研究證據(jù)之前,我們只能謹慎地說,葉酸受體抗體大概和自閉癥沒有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血清有葉酸受體抗體,不代表有顱腦葉酸缺乏綜合征(患者的NT爹媽同胞可以作證);血清中沒有葉酸受體抗體,也不代表沒有顱腦葉酸缺乏綜合征。如果打算給譜系孩子試大劑量亞葉酸,還是測一下腦脊液葉酸水平,更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