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fā)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我家孩子三周了,還是學不會說話”
“寶寶能聽懂簡單指令,但是從不主動說話,這是怎么回事”
“我家孩子只會說單字或疊詞,不會講句子,該怎么教......”
如何教孩子說話是所有家長都關心的問題。針對語言發(fā)育遲緩孩子的訓練,市面上各類方法可謂五花八門,各有千秋:有人宣稱訓練口肌就可以解決孩子的語言問題,有人提倡感統(tǒng)訓練能促進孩子語言功能……其實這些都很片面,或者說只能解決部分問題。
今天就給大家說一下孩子語言發(fā)育遲緩需要進行哪些訓練?一起帶你,走出自閉。
孩子語言發(fā)育遲緩原因
在說訓練之前,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孩子語言發(fā)育遲緩的原因,除了“貴人語遲”外,多是以下幾個原因?qū)е拢?/p>
一個是生理原因,構音或聽覺器官缺陷,影響發(fā)音表達(聾啞);
2.口部肌肉運用的問題,這個可以通過口肌訓練解決;
3.家庭環(huán)境問題,家人溺愛或依賴電子設備,錯過教語言的時間;
4.認知理解及其他基本能力問題,這些都需要針對性的訓練去解決。
語言發(fā)育遲緩所需訓練大運動
大運動
又稱粗大運動,是人類最基本的運動方式,決定了人們正常的坐、臥、立、走等姿勢,對人體結構的正常生長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人體是一個完整、精密的整體系統(tǒng),其運動的發(fā)展規(guī)律是大肌肉群帶動小肌肉群,粗大運動發(fā)展帶動精細運動發(fā)展。
口輪匝肌是局部的肌肉群,它的發(fā)展和大肌肉群的發(fā)展密不可分,所以正常的大運動發(fā)展很關鍵。
感統(tǒng)訓練
感覺統(tǒng)合是指人類大腦及時對通過各個感覺器官(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平衡覺、本體覺)傳達的刺激進行組織、統(tǒng)合、記憶、比較并做出適當?shù)姆磻倪^程。
這個過程影響大腦做出決策,感統(tǒng)失調(diào)的孩子常常表現(xiàn)得好動不安、行動笨拙、語言發(fā)育遲緩、觸覺敏感或遲鈍等,通常也會引發(fā)情緒問題,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耐心,行為渙散等狀況,嚴重影響孩子未來的社交、溝通及其他各方面能力。
口肌訓練
又稱“口部肌肉定位治療”,是針對孩子的構音障礙,通過呼吸法練習,以及對主要構音器官(下頜、唇、舌、軟腭等)的定位治療,鍛煉孩子口部肌肉力量,練習發(fā)音,矯正語音、語調(diào),讓孩子吐字清晰。
但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口肌訓練,如果孩子吃東西都沒有問題,能吃各種堅硬的食物、吃水果會吐核、吃魚能吐刺,基本可以排除孩子是因為口肌問題導致言語問題。
精細動作訓練
精細動作訓練孩子手和腦、左右手的配合,以及手指運動的靈活度。涉及到孩子認知、理解、聽指令、邏輯思維等多項能力。
手指的精細動作好不好,是由抓握反射和手拉反射決定的,即:抓握反射或/和手拉反射不整合的話,孩子的精細動作一定不好。而抓握反射、手拉反射也決定語言和發(fā)音,即說話晚、吐字不清等。
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語言是社交、溝通的工具,它的發(fā)展是和人的自理能力、學習能力、社交能力同步推進的。
所以積極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多參加集體活動,學習社交技巧,理解課堂及其他公共場所的常規(guī),知道各個場合的語言、行為規(guī)范是孩子能力訓練的重要一環(huán)。
而這些環(huán)節(jié)在家里、學校及其他生活場景中都可以得到良好的鍛煉,需要家長們平常多留心。
綜上所述,“說話”是一個涉及到多方面能力配合的綜合性行為。通過大運動、感統(tǒng)、手腦游戲、口肌訓練等多側面有選擇地進行,保證孩子得到